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第三届换届大..  · 福建连城蔡氏宗亲理事会第二届 班子成员换届..  · 东莞樟木头官仓蔡氏宗祠重光十周年祭祖暨樟木..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宗亲文学 更多

诗词联赋

杂文散记

书画艺术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宗亲文学 > 杂文散记 > 内容 

我与乡间曲班坐唱

作者:蔡赞生  发布时间:2017-1-8
“快,某某村的曲班、锣鼓班来了!”

不知手机、微信为何物的年代,乡村人靠吆喝、叫唤,传递消息的速度一点也不慢。曲班来了,消息瞬即传遍全村。一时间,村前大町好不热闹,村民自带椅子,围成一圈,后到的只能在圈后踮起脚尖,或干脆站在椅上,竖耳倾听。

小时候对于曲班的感知多是触觉。每逢年节,大多村里都有曲班到村前或神庙坐唱。曲班坐唱的表演形式是曲班艺人围坐在曲厨四周。曲厨为各曲班自带的器具。它侧重于坐唱,演员不化妆,不做动作,伴着锣鼓、吹奏唱出每个角色的唱词,或念出道白。大多村里曲班的艺人与戏班的演员为同一拨人,受聘时就表演,农忙时就耕种,闲暇时则集中排练。排练其实就是请“戏先生”依着曲书教唱,曲书里只有文字,没有标注简谱符号。

曲班坐唱时,弦乐悠扬,锣鼓铿锵。乡韵乡音,丝丝入扣,每个曲段,寓理寓教,或劝世颂德,或扬正鞭邪,满满的正能量。让村众在欣赏戏曲艺术的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过去我们这些落后地区的农民,真正上过           学堂的不多,许多的诗文以及做人的道理多是从曲段、戏文口口相传中学来的。听过唱过的那些曲,让我们懂得了人间善恶,知道了惩恶扬善。这些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明白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长大要做好人。

        每个曲班里的“曲角”(即演唱人),大多是同村的年轻男女,外出坐唱时还可以聘请外村的“名角”助阵。小时候,常听人说起我的父母年轻时都是本村的“名角”,耕种之余曾随着曲班出外“走正”,赚点“彩头”。所谓“走正”,就是正月到各乡各里,上门串户坐唱。后来,并不限于过年正月,其它时间如喜庆还神的日子上门串户也统称“走正”。

        从记事开始,就常能听到母亲在闲暇时用假嗓清唱各段白字曲。因此,打小起,我便对白字曲传统曲牌诸如锁南枝、小登楼、落山虎、海底鱼、四边座等等了如指掌。从我九岁开始,地方的神庙接连数年在年底举行罗天大醮的庆典,各小村庄、各大“房头”皆“起曲”“起锣鼓”助兴。

        我弟弟“起锣鼓”那年才七岁,他天资过人,一接过鼓槌,即能擂出令“戏先生”击节的“鼓蕾”“鼓点”。首次排演,弟弟便理所当然成为本村大鼓手的第一人选。我则几乎是操持遍所有的伴奏乐器,如大锣、大钹、小镲、吹仔、箫笛、护音等等。直到接近庆典出场,才敲定了作笛子伴奏。依然记得,那时候使用的弦乐谱,并非用“1234567”(DO RAI MI FA SO LA XI)来标识,采用的是最具乡土气息的“上叉工反六五于”的形式。如著名的陕西民歌《知道不知道》中首句“山清水秀太阳高”,用简谱标识“33212 35323”,可用乡土标识就记成“工工叉上叉 工六工叉工”。乐理是一样的,可要是让不了解的文化人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天书呢。

        “起曲”“起锣鼓”的乡村夜晚,乡人为学曲聚于一堂,一段《将军令》激越紧张,一曲《过江龙》荡气回肠,“走正”必唱的《八仙贺寿》登时令场面喜庆热闹……每每这时,人群中一声“吃夜粥啦”必定引来大伙的欢呼与哄笑。

        老家的人听曲,不懂得鼓掌,只会“叫彩”,听到热闹的地方,全场大喊,一起哄笑,那便是最高的褒奖。

        吹打弹唱的童年早已远去,曲班坐唱的乡间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也显得格格不入。每一代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如今对于当年曲班坐唱的感知更多的是味觉,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收拾一身的琐碎及一地的繁嚣,巴咂咀嚼,让它成为融化在心灵深处的一缕情怀,一抹馨香。  

·上一篇:文道齐驱 艳芳并蓄——蔡纪昭老师.. ·下一篇:蔡子庙八景风光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