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 福建省建阳蔡氏隆重举行甲辰年清明祭祖典礼  · 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总会主席蔡永廉应邀..  · 粤.桂.港蔡氏宗亲组织参加广西三月三少数民族..  · 马来西亚吉玻辛柯蔡宗祠开展寻根敬祖联谊活动  
宗亲文学 更多

诗词联赋

杂文散记

书画艺术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宗亲文学 > 书画艺术 > 内容 

蔡克振:我只是艺术摆渡人

来源:新快报  发布时间:2019-6-22

从艺70周年,88岁捐出100余幅精品

“作品能给学生作参考资料,总比看画册要好。”

日前,“常闻漆香——蔡克振从艺70周年艺术研究暨作品捐赠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著名漆画家蔡克振先生把时间跨度长达65年的100多幅手稿以及30多幅漆画力作悉数捐赠给广州美院。距离上一次办展,整整10年了,“捐给学校,以后能够给学生作为参考资料,总比他们看画册学习要好。”说到外界评论的名头,他更表示,“什么之父、什么开拓者、什么创始人、什么第一的称誉,我都不要,我只是个艺术摆渡人。”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这批作品是其心路历程的最好见证

在展览正式开启前,按照相约时间,收藏周刊记者来到了正在布展的展厅里,布展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切割机打磨石头的声音,敲钉子的声音,搬运东西的碰撞声,充斥着整个展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蔡克振先生缓缓移动的身影。他正认真看着已经挂好的作品和布展海报资料。他注意到记者在后面之后,便立刻转身大步迎面走来,那一刻的矫健,丝毫看不出他现年已经88岁。

“美术馆这边很用心,也希望我能到这里先看看现场效果。”蔡克振先生迫不及待带着记者看他那些已经挂起来的作品,“光是小画(手稿)就一百多幅,漆画有三十多张,时间跨度65年。”

实际上,有关捐赠的事,记者很早就听蔡克振先生提及过,眨眼便过去几年,这时候,他的作品如数陈列在展厅,不久之后也将正式离开他,成为学院教学的一部分。此刻蔡克振先生说这一天迟早要到来,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捐给学校,以后能够给学生作为参考资料,总比他们看画册学习要好。”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表示,“88岁高龄的蔡教授将其创作的几乎全部漆画作品及大量珍贵画稿捐赠给广州美术学院收藏,这批作品无疑是其艺术心路历程的最好见证,同时也是留给我们漆画研究和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

留学越南学习磨漆画

1931年生于湖北武汉的蔡克振先生,少年时期先后承教于国画家王文农和叶在树先生。1949年高中毕业以后,开始在中原大学参加工作,次年,中原大学艺术系改建为中南文艺学院。至1953年11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筹办成立,有一定美术基础的他直接被安排进二年级就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负责附中的工作。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进修班学习,受教于王式廓老师。1958年,中南美专南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蔡克振亦随之搬到广州。

1962年,适逢“越南磨漆艺术展览”相继到北京、上海等地展出,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经由文化部决定,分别从南方、北方的专业美术院校选派一名优秀教师,送往越南学习磨漆画。蔡克振先生受到学院的推荐,于1963年10月到越南河内美术学院留学。

到越南之前,蔡克振先生从未接触过漆画,但他到越南之后,潜心学习当地语言,努力融入本地人的生活当中,几个月后,他已经可以用越南语与老师同学交流,并开启影响一生的漆画学习历程。

把蔡克振先生带进漆艺大门的,是丁文贵老师,学习不久后,便创作出第一幅漆画《金鱼》。在留学越南的三年间,其还得到黄积铸和陈庭寿两位教授的亲自指导,学习了成熟的漆画创作技艺,更重要的是,越南漆画艺术家在抗战时期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他 往后的漆画艺术创作。直至1966年,蔡克振完成毕业创作《劳军小组》,正式研究生毕业。

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创作大型漆壁画《葵乡》

1971年,广州美术学院与广州音专和舞蹈学校合并成立“广东人民艺术学院”。 蔡克振先生经过杨秋人副院长的大力帮助,终于得以建立漆画工作室,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培养出了卓德辉、杨向东与陈志强等当代广东漆艺界的中坚力量。

1979年,经黄新波老师的推荐,蔡克振先生接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委派的任务,在卓德辉老师及阳江漆器工艺厂的几位师傅协助下,克服诸多困难,利用国产大漆自制透明漆和各种漆艺材料,历时半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大型漆壁画《葵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现代漆画终于迎来发展的契机。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招收漆画专业的学生愈见增多,蔡克振先生一方面要负责广州美术学院的大量教学及行政工作,先后培养出李伦、苏星、蔡江宇、张温炽等优秀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各级美协的一系列展览组织工作,力求推动中国漆画艺术的发展。

此外,他还坚持不懈地进行漆画探索,努力将越南的磨漆技艺精益求精,迎来自身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先后创作出《芦花鸡》《苗女》《琴韵》《霸王别姬》《三月凯里》等代表作品。

对话

“头上戴的‘帽子’是虚的 自己有多大本事是实的”

收藏周刊:外界给您在漆画界有不少的头衔,诸如“现代漆画之父”这些,您怎么看?

蔡克振:什么之父、什么开拓者、什么创始人、什么第一的称誉,我都不要,我只是个摆渡人。我最讨厌头顶上戴这些“帽子”,做人不能追求这种东西,头上戴的“帽子”是虚的,自己有多大本事才是实的。

我总希望我的学生画得比我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确实看到了不少年轻的漆画家,都创作出非常不错的作品。

收藏周刊:为什么没有让您的作品进入市场?

蔡克振:也有朋友觉得我可以卖给收藏家,但你想想,这些作品不可能有一个收藏家能全部收藏的,如果东一张西一张,对于大众认识我的艺术也不利。哪怕真有一个藏家全部收藏了,以后他偶尔卖掉了一两张,最后还是分散。我也不想我的艺术成为别人投资炒作的工具。

收藏周刊:作品捐了之后,还有什么计划?

蔡克振:还会有新的创作,能做多少算多少,并非捐完了就“退休”,但我也不喜欢请帮手请助手,我觉得艺术创作,还是艺术家亲力亲为好一些。

而且我现在还画油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以前我在教学岗位的时候,作为一个老师,我总是认为不能固定一种风格,应该多做尝试,多种艺术语言都尝试一下,可能对教学、对学生都有好处。如果一个老师太早固定了某一种风格,而且要求学生完全跟他一样,这就不是个好老师。

简介

蔡克振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曾任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

·上一篇:蔡宜乔将军书法 ·下一篇:蔡明森书法作品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