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 福建省建阳蔡氏隆重举行甲辰年清明祭祖典礼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氏辈序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福建晋江东石蔡氏

作者:许婉妮  发布时间:2014-5-1

东石与台湾血脉相连以晋江东石蔡氏为例

晋江市东石镇,地处泉州港围头湾内,与安海镇、南安市石井镇互为犄角,它“得鳌山之钟秀,摄东海之雄威,据山川之险峻,占水陆之优势”,自古为军事要塞和商业富埠。翻开地图册,东石与台湾在方寸之间隔水相依,两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郑成功抗清时,曾于东石建寨,并屯兵于附近的白沙城。东石人民大力支援过郑成功,有的还跟随郑氏大军收复台湾,成为开发台湾的先驱。

一半在东石,一半在台湾

数百年来,海峡两岸很多泉州籍的乡亲都知道,台湾和福建,两边都有一个东石。翻阅东石各姓氏的族谱,他们先人在台湾奋斗的脚印布及台湾各地。以蔡氏为例,蔡氏的播迁台湾,远古时期就有了,只是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唐宋时期就有蔡氏家族去台经商的记载。《西山杂志》手稿记述:宋室遗臣与元兵在福建晋江东石、围头一带大战十二次;因元兵焚劫,闽南沿海兵荒马乱,东石等地的陈、林、许、蔡、张等姓的居民大批迁居台湾和海外。元明清时期,蔡氏家族移居台湾的记载更为具体,如玉井蔡氏为东石巨姓,共分十房,属“莆阳衍派“。其四世祖蔡显聚、蔡显宾、蔡显仁于明嘉靖初年(1522)旅居嘉义县布袋嘴,这是族谱记载发现最早的东石去台湾定居的移民。清初,郑成功据东石一带沿海抗清,蔡氏子孙蔡秉元(又名惟景,字炳寰),本是明末一位号称百万的大海商,郑氏起义,即捐资助饷,并将他在凉下的埭田,捐为郑军的屯田,后又献船率族人随郑军东渡台湾,在台湾定居,成为开发台湾嘉义县布袋嘴的先驱。从此,布袋嘴成为东石十蔡族亲的聚居点。移台后,东石蔡氏移民把所居住地的村名取名为东石乡,即为今日嘉义县的东石镇。此后,玉井蔡氏在台湾迅猛发展,蔚然而成为大族。在他们所居住的村落,见有“东石寮”、“东石里”等贯籍地名。

在台湾众多的贯籍地名中,统计起来竟有数十个之由源自东石,就一个镇而言,恐怕也是较为特殊的记录了。这些地名都是东石移民怀念故土的表现,是闽台同胞血亲的证明。

听老人们说,当时,东石玉井户长房公蔡源利和二房公蔡秉禄移居台湾时,祈求九龙三公分灵庇护乡人入台。他们仿塑了一尊“三公爷”,专船载往台湾,并在聚居地仿照故乡“三公宫”的模样,建起一座“三公宫”。从此,海峡两岸的乡亲都把每年的五月初四作为九龙三公的生日。每逢这一天,两地都要进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台湾的乡亲,提前几天,专船载着台湾的“三公爷”,回故乡东石乞求香火。

迁居台湾的东石乡亲,人丁兴旺,繁衍至今已有3万多人,他们没有另建宗祠,把九龙三公宫当作祭祖的场所。每年的冬至日,台湾乡亲总是聚集“三公宫”内,摆起香案,望着海峡,朝向故乡东石祭祖。现在台湾还有“布袋咀真无通,祭祖祭三公”的民谚。

两岸同心,开发宝岛

东石移民在台湾定居后,即积极投入到开荒垦殖、建设家园的经济活动中。如玉井蔡氏在布袋嘴从事渔业,又有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台湾居民本来不懂得晒盐技术,晒盐技术是东石人迁台后才传过去的。东石自宋即属浔美盐场,数百年前即为产盐之地,东石居民迁台后,有的即以晒盐为生,如玉井蔡氏就有一部分族人从事此项行业,促使台湾的晒盐业有了很大发展。

往台东石移民,士农工商、百工杂艺,都“竟趋之以谋利”。移民们在台湾艰苦创业,一方面参加台湾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在台湾成家立业,加深了两地人民的骨肉亲情。

当时台湾初开辟,文化较内地落后。东石西霞蔡氏先后有三人往台湾教书,一个是蔡远众,“公往台,二十九岁人泮,四十五岁补廪膳生,五十八贡成均。”“弱冠设绛于东瀛,为缙绅所器重……亲几席者,咸得春风时雨之化工;立门墙者,无非贡举膠庠之俊彦……于是骏誉远播于州闾,名姓旋登诸郡志。”一个是十七世蔡德琚(1833—1891),又名德辉,号醒甫,邑庠生,“同治间渡台,寓彰化邑之赐福巷,为人善吟咏,精医理,喜诙谐。所交游皆一时名士。先是台地诗赋未盛,自辉设教,彰邑即称诗赋冠全台。凡拔帜骚坛者,皆其门墙桃李。”蔡德辉著有《龙江诗话》8 集传世,名列《彰化县志·艺苑列传》。还有一个是十七世蔡德培(1800~1852),“自童稚偕令祖往台读书,厥后以一枝斑管,而创置室家、至四十年乃阎家回籍……令誉早闻于南北,前茅曾拔于东都,亦儒生中难得也。”他们都为台湾的文教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以颜思齐、郑芝龙为首的海上资本集团占据台湾。崇祯元年(1628),颜、郑就抚明廷后,以安平港作为其对东西贸易的重要基地,东石港作为安平港的重要组成港口成为大陆联接台湾的重要中转站。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台湾的封建经济蓬勃发展,百业俱兴,有许多大陆人民纷纷往台经商,从事贸易。乾隆四十九年(1784)和五十七年(1792),清政府先后开辟了泉州蚶江和台湾鹿港、福州五虎门和淡水八里岔的对渡港口,使闽台之间的交通更加频繁。

大陆沿海对台贸易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为了抓住这一商业机遇,东石蔡氏凝聚力量,开发海港,由东石银炉户蔡达光发起,联结原来不同支派的蔡氏为一族,同建大宗祠,带动其他各姓,疏浚了一条长2公里、阔60米的海港,使商船航道从东石村前经过。“开新港、连大宗、号十房”成为一时盛举。之后,东石各姓、各房份开设的商行纷纷在新港边开凿船坞。

随着双方贸易的扩大,两地人民往来频繁,交流日甚,使东石与台湾两岸骨肉亲情更加牢固。

2010年台湾布袋镇嘉应庙曾发给东石一份委托书,上面写着:“台湾嘉义县布袋镇嘉应庙系晋江分炉,由于历史上晋江东石人几次跨海播迁,形成两地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脉相连的历史事实。”东石和台湾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海峡两岸东石人骨子里本来的血脉亲情,更加通畅起来。  

·上一篇:云南盐津豆沙关蔡氏 ·下一篇:蔡氏源流及金灶镇金溪村之开创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