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 福建省建阳蔡氏隆重举行甲辰年清明祭祖典礼  
蔡氏文化 更多

典故传说

家谱文化

文化大观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文化 > 文化大观 > 内容 

福建仙游蔡姓:万家荔谱写忠惠

作者:卓良建 傅斯威 薛燕辉  发布时间:2019-9-27

  六月的仙游,暑气渐逼,在这沉李浮瓜的季节,你是否发现一大批鲜红的荔枝正悄然入市。今天的百姓故事会,让我们啖一颗荔枝,道一道荔谱流芳的故事。

  在仙游这片沃土上,自古以来就盛产荔枝。北宋仙游人蔡襄最先撰写关于荔枝的专著《荔枝谱》,详细介绍了32种荔枝优品以及荔枝栽培、保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科学知识。由于《荔枝谱》为荔枝生产提供宝贵经验,该书流传千年,盛而不衰,成为佳话。故“荔谱流芳”成为仙游蔡氏一族的堂号,常作为匾额楹联挂于房屋大堂内外。

  “荔谱流芳”是仙游蔡氏后人的骄傲,而更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是,家乡这片土地曾孕育了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蔡襄,其学士文风代代相传,其为官清廉的品质更是被广泛称颂。

  宋代欧阳修曾书云“谁谓闽远,而多奇产。产非物宝,惟士之贤。”蔡氏一族自唐代入闽入莆以来人才辈出,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仅宋代就出了60多名进士,蔡京、蔡卞、蔡攸官居宰辅,地位显赫,均追从王安石变法,影响极大。蔡传、蔡佃、蔡伷、蔡洸、蔡元美等才能出众,政绩突出。而以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和科学家称誉的蔡襄,更是声震天下,名留青史。

  据莆田蔡氏族谱记载,唐朝时期,蔡用元、蔡用明兄弟自浙江入闽,用元公为卜居仙游枫亭赤湖蕉溪,蔡襄为入闽莆阳蔡氏第六代。

  蔡襄,字君谟,生于仙游枫亭赤湖蕉溪,19岁中进士开始为官,在官场上度过37个春秋,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

  蔡襄谥“忠惠”,后人常说他忠国惠民,为官清廉,官德高尚,痛恨贪官污吏,体恤民情,为民众所景仰。在龙华蔡襄纪念祠堂,有一副蔡襄的画像。画面上的蔡襄,身着宋代官服,双手执笏,面容慈祥。千年以前蔡襄是否是这样一副尊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千百年来,蔡襄廉洁爱民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百姓心目中清官的典型。

  作为一个政治家,蔡襄一生清正廉明、厌恶腐败。据悉,蔡襄任福州知府,为了防止官吏贪暴,强梁横行,互相勾结,欺压百姓,作“十六事”,教育百姓尊法为善,改变陋习,监督官吏,免遭欺凌。教育百姓认识官吏的行为,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让百姓监督官吏,对官吏起警示和规范作用。

  身居朝堂,蔡襄更是不畏强权,敢于正视民瘼,敢于伸张正义,敢于揭露丑恶。宋仁宗景佑三年,吏部员外郎范仲淹上《百官图》议论朝政,指出吕夷简以权谋私、任人唯亲而被指为朋党贬到饶州;集贤校理余靖和馆阁校勘尹洙先后为范仲淹辩护同时被贬。馆阁校勘欧阳修诘责司谏高若讷趋炎附势,迎合吕夷简,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为此,蔡襄组诗《四贤一不肖》,向把持朝政、反对变革的权贵们发起挑战的檄文,在这组诗中,他称赞范仲淹是“汉文不见贾生久”,称赞余靖是“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称赞尹洙“章章节义尹师鲁”,称赞欧阳修是“斯人满腹有儒术”,而对于高若讷,他则讥讽“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其文一出,产生了朝野震动的效果,要求变革的呼声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了庆历新政的产生。

  政声人去后,民意饭余时。正是因为蔡襄一生清正廉明、忠国惠民、刚正不阿,至今为人们所传颂。如今,在蔡襄故里的枫亭蔡襄陵园,已成为当代廉政爱国教育基地。据统计,每年来蔡襄陵园接受廉政爱国主义教育的有3000多人次,在这里人们通过书画名著了解先人故事,还把廉政文化融入德育教学、民俗活动之中,让先贤美好品质不断传递。

  蔡姓图腾

  蔡是炎帝氏中以长尾鸟为图腾的氏族的族称。因为这种鸟好杀好斗,直到斗死才肯罢休,在甲骨文中作“杀”解,这种长尾鸟是山雉。蔡图腾由两个鸟的图形组成,右面的鸟是蔡的本字,左面的鸟代表炎帝的丹凤,即山雉。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权的氏族,同样也是炎帝族的别称。周公封文王孙胡于蔡,称蔡仲,子孙以国为姓。

  寻根问祖

  仙游蔡姓后人多为蔡用元后代

  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姞姓及少数民族改姓。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始祖。

  蔡姓入闽主要有三支。第一支为隋末北方战乱期间,河南陈留蔡大业之子蔡允恭随众逃入福建,居龙溪。蔡允恭于唐贞观年间卒于龙溪新恩里屿头(今龙海市),墓尚存。蔡允恭后裔蔡志顺,生三子,长子允藏迁居同安西柯镇西浦村新厝顶(即清乾隆嘉庆年间海上武装集团、镇海王蔡牵的故乡,但该村现无蔡氏)。次子允昭迁居安溪县溪内,三子允灿之后裔十七郎于宋时自龙溪许坑入赘金门平林陈家,子孙以蔡为姓。

  第二支是蔡炉,字廷器。河南弋阳郡光州固始县人。唐潜符五年(878年)进士,光启三年(887年)任东昌刺史,后迁建阳长官而留闽,乾宁四年其妹夫刘翔和河西节度使翁郜率领五十三姓入闽。

  第三支即入仙始祖蔡用元和蔡用明兄弟。五代十国时,他们从河南陈留随王潮入闽,初居建阳,后徙居枫亭。蔡用明后来迁居晋江青阳。蔡襄、蔡京、蔡卞都是蔡用元的裔孙。我县目前大部分蔡姓后人均为蔡用元后代,仅极少部分为蔡用明后代。

  家风家训

  蔡襄“五戒”及《论忠孝》

  一戒:父母对子女,不得有厚薄之分;

  二戒:子女对父母,生须尽养,死不妄费;

  三戒:兄弟之间要友爱,莫听妇言,莫贪财利而绝同胞之情;

  四戒:求媳妇、妻室,莫计较资财而割断男女之爱;

  五戒:居乡应为良善,莫行欺谩和剥削等不仁不义之事。

  以上所述“五戒”,是蔡襄任福州知府时,访察福州风俗和民生困穷的情况,作“五戒”文以教民,史称“蔡襄福州五戒”。这“五戒”切中时弊而又深得人心的,直至今日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要求别人做到的,蔡襄率先垂范。他为次子蔡旬娶妻,不索嫁妆,不嫌清贫,反对铺张浪费,命其子旬亲往迎回。一时传为佳话,为移风易俗树立了榜样。

  自古忠孝难两全,蔡襄则不认同。他在《家训·论忠孝》中说:“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事君上之道曰忠,人之义也;犹耳目心腹,有身则有之,非外物也……”家训当家宝,家风后代传。耕读传家、积德行善、倡导忠孝的家训代代相传,成为激励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家族子孙后裔在宋代近200年的八代传承中,英才辈出。宋代的蔡襄后裔,除了22名进士外,还有76人出自叙荫、封赠、举荐的各级官员,其家族也被誉称为“五世十知州”。

  传家之宝

  百年书院叙家风

  郊尾镇后面村分布有700多名蔡氏族人,是全镇蔡氏较为集中的村落。该村没有蔡氏宗祠,却有一座蔡氏先祖建造的书院――玉兴书院。

  从前这里是村里的私塾,承担着蔡氏及全村百姓教育读书的任务,而如今这座书院成为族人日常聚集宣传良好家风的好去处。记者在书院外的奠基石看到,这座书院建于1904年,因年代久远,在近代几乎崩塌,在村民的集体捐资下,书院多次修缮,才得以保全。

  当地60岁的村民蔡国强告诉记者,他的叔叔蔡金叶是一名教师,在解放初曾在此免费教授村民知识,后村民小学的成立,书院不再承担私塾作用。

  “有教无类”“扬正气”“促和谐”书院的匾额题字述说着从古至今的好风尚。如今,这里成为一个“三一教”会所,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蔡氏族人会在此进行会道学习,除了宣传宗教思想,也把村里的良好家风、好人好事细数传颂。

  采访手记

  莫道青松小  他日松高塔又低

  望出济阳,荔谱流芳。提起仙游的蔡姓,必然会提及蔡襄。“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世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当时的蔡襄以青松自喻,树虽小,但志存高远,相信自己最终会超过塔的高度。十九岁那一年,蔡襄即以开封府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名动京师。初读到这些诗句时,心中便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精神。采集家训,弘扬优良家风,树立蔡襄的典型事例,对蔡氏后代、对仙游学子更有激励作用,应谨记家训,立志成才。

  而后,记者在枫亭蔡襄纪念园里看到,“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事君上之道曰忠,人之义也;犹耳目心腹,有身则有之,非外物也……”蔡襄家训,时刻警醒着蔡氏后人。“渡石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民莫不利”。蔡襄,可谓是蔡氏宗亲的骄傲,也是蔡氏后人学习的楷模。也难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都称赞云: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

  如今不仅仅龙华灯塔蔡氏后人传承着蔡襄精神,在蔡襄故里枫亭不少的地方也树立着蔡襄的雕像。先贤智慧值得细品,美德更宜代代相传。“晒家规,亮家训”,以蔡襄为代表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蔡氏家训,不仅仅对蔡氏子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更是对尊老爱幼、孝道文化的倡导,是一种传承。采集家训,研究蔡姓历史,就是进一步弘扬蔡襄忠国惠民的传统美德。蔡氏后人,更以传承蔡襄家训、倡导社会新风为责,引导人们分享学习这些优良的家风家训,去影响鼓励更多的人,为社会文明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凡人优品

  传承父志  弘扬孝道

  “我做这些慈善,只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关爱老人,弘扬现在社会‘紧缺’的孝道。”面对记者的采访,青年企业家蔡继军开门见山说道。

  在龙华镇的灯塔社区,老人们一提到蔡继军,都一个劲地夸他孝顺。“这个孩子真的很孝顺,每年都回来给我们发红包,送礼品。以前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凤梨和一种叫什么芭乐的水果,都是他带回来给我们这些老人吃的。”向记者介绍时,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据了解,蔡继军8岁时就随父亲到厦门生活,尽管离开了家乡,但是父子俩每年都会回老家祭祖。直到2007年,蔡继军的父亲过世后,蔡继军依旧保留着回乡祭祖、探亲的传统。“以前父亲就一直教育我要遵从孝道,所以很早我的心里就种下了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种子。”蔡继军告诉记者,他在厦门每年都会参加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而在自己的家乡,更应该给予老人们更多的关爱。因此,他每年都会回村里看望和慰问50多名75岁以上的老人,给他们发红包、送礼品。

  “我希望在明年,能够跟镇里进行沟通,扩大一些关爱的范围,孝敬、帮助更多老人,同时也让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蔡继军说道。

  热心公益  回报桑梓

  在郊尾镇后面村,提起村里的“热心人”,村民蔡振标便称赞起湖北天海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燕美。

  据蔡振标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期,蔡燕美外出拼搏,通过个人努力,他于1997年注册成立了十堰天海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化工等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更名为湖北天海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是大型成品油批零兼营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座油品储备库以及多家石油分公司及分布于多省市的加油站。

  自创业以来,蔡燕美坚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支持家乡公益事业。“2000年,蔡燕美一次性捐出15万左右的资金,用于郊尾后面村2公里多村道建设。”蔡振标说,在当时,村里每个人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肯一次性拿出10多万元的人,真的很少。

  “玉兴书院始建于1904年8月,因年久失修,几乎倒塌,1986年8月村里集资修缮。”蔡振标说,后因蚁害猖獗,书院栋梁全坏,于2009年2月重建。而蔡燕美又以其父母蔡成周及全家的名义捐出15万多元的资金,支持书院重建,且又另外出资几万修缮其旁的宫庙。如今,这个书院也成了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村里老人时常聚集在这里娱乐。

  2014年,当郊尾后面小学综合楼需要集资重建的时候,蔡燕美又捐出5万元,用于支持村里小学的建设。不仅如此,在外拼搏事业有成的他,不仅仅将自己的亲戚介绍外出赚钱,还带动了村民外出致富。

  “由于蔡燕美一家常年在外经商,一般村里人是联系不上的,但村里需要做些公益事业去找他,他就会提供捐助。”蔡振标还提及,常年在外拼搏的蔡燕美仍持续支持家乡建设,扶贫助困,投身公益事业,深受该村蔡氏宗亲及村民的好评。(今报记者 卓良建 傅斯威 薛燕辉)

·上一篇:蔡襄“家宝”传千秋 ·下一篇:蔡京有没有写“崇宁重宝”隶书钱..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