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连城蔡氏宗亲理事会第二届 班子成员换届..  · 东莞樟木头官仓蔡氏宗祠重光十周年祭祖暨樟木..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宗亲文学 更多

诗词联赋

杂文散记

书画艺术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宗亲文学 > 杂文散记 > 内容 

妙趣横生的牛文化

作者:蔡石平  发布时间:2021-3-2

   按照我国农历干支纪年法,2021年是辛丑牛年。不聊命,不谈运,专说牛文化。

  中国的牛文化通古达今、博大精深。牛在国人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象征着旧时农耕生产的发展。就在当下,一些边远山区还在用牛来耕田。人们爱牛、养牛、写牛、画牛,甚至骑牛。有关牛的传闻趣事,成为了中华悠远而深沉的话题。

  在2021年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同志就要求全国人民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寓意深远,丰富和拓展了以牛喻人的创新奋斗精神。诚如路遥所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众所周知,原始的野牛都是生活在山林莽原中,属凶猛强悍的大型动物。一旦进入到人类社会,却变得温顺如羊,任人驱使、宰割,连孩童都可以悠闲自在地横笛于牛背上。有传闻:宗教界言佛祖所赐;进化论者说是顺化所致;而农夫和军事家则认为是装上了笼头、牵住了牛鼻子……应该是人类顺化更可信,最早进入农耕领域的也是牛。

  为什么旧时农业生产的重活偏偏落在了牛身上?民间神话说:远古时,有一天,玉帝把牛金星召来,让他到凡间体察民情并传达旨意:玉帝要让百姓每隔三天吃顿饱饭。这个牛金星平时善于领悟圣旨,这回却传错了“精神”。他对百姓说:“玉帝说了,他要让你们歺歺都能吃饱饭。”众百姓大喜。玉帝闻之龙颜大怒,痛斥牛金星:“既然你已许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要履行诺言。”于是将牛金星逐下仙界,成了“耕犁千亩实千箱,但得众生皆得饱”的耕牛,供人类驱使。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时代,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传说古代各地官员为了体现其重农亲民,每年春节后,都要洁身素服参加农民的迎春活动,用鞭子抽打泥塑的“春牛”,表示一年的农事开始。旧历书的封面上,都印刷有精美的耕牛图案。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各地爱牛、敬牛的传统风俗各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广东雷州半岛的海康县,曾是著名的牛乡,全国十大名牛之一的雷州黄牛即出于此。海康人爱牛出了名,烈日下,公路上驾辕的黄牛身上撑有一块大白布遮阳。旧时,海康人穿不起鞋子,却爱惜拉车的牛,给牛蹄子绑上轮胎底,如“马掌”。故有“人赤脚,牛穿鞋”之说。自1979年起,当地政府允许私人养牛,县里办了“牛银行”贷款农民买牛,发展养牛业。我国南方民间每逢敬神祭祖,所备三牲即猪、鱼、鸡(鸭),绝不会用牛。

  明代文学家宋濂在《贡牛赞》中就有“苗岭自昔出佳牛,而产于关岭者优良”之句,盛赞贵州苗岭的牛。居住在贵州关岭的苗族人视牛为神,将家里的腰门上的门斗和大门的连楹,都做成牛角形。民间习俗是用牛神把门,寓意平安吉祥。而牛斗虎的神话也家喻户晓,说牛斗赢了老虎,牛是大哥,虎是兄弟,连小孩的乳名也叫“牛儿”、“大牛、二虎”等。这一带的苗族、布依族有传统的“射花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牛场天举行男女对歌,寻找意中人。苗家人还会在冬春两季的节日里,举行情趣盎然的斗牛活动。每头参赛的牛都冠以“春雷王”、“震天王”等美名,并在牛牌上写对联和斗牛诗,令人赏心悦目。不难看出,牛在贵州人的农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牛文化,并不断传承和发扬。

  古人爱牛也独具情怀。除了耕田外,还善骑牛、驾牛车。老子就是彻头彻尾的骑牛爱好者。在台北博物馆里就藏着一幅“老子骑牛图”:老子骑着青色的健牛,手持书卷,目瞧飞蝠。生动有趣,极富仙风道骨。据传,老子骑牛是喜好思考人生,他曾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著有《道德经》上下两卷。刘向在《列仙传》中有“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终”之记载。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也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乘青牛而过也。”可惜,老子一生只做过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始终没能成为一代鸿儒。

  《封神演义》中黄飞虎的坐骑就是一头五彩毛发的神牛,腾云驾雾,力大无穷,属上古之怪兽。秦朝末年楚汉争战,因战马短缺,牛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汉朝大街上,经常见牛拉车的场景。隋朝有叫柳䛒的人,他精心饲养的牛突然死了,竟写诗哭之,“一朝辞绀幰,千里别黄河。对衣徒下泣,扭角讵闻歌。”传为最早的哭牛诗。

  此外,古人还有许多咏牛诗。如唐陆龟蒙的放牛歌;白居易咏官牛;而柳宗元贬谪永州后感愤作《牛赋》,将己比作勤劳朴实的牛,抒发对奸佞小人的强烈不滿。宋陆游的《饮牛歌》,看重牛身上的品质,以牛喻己。南宋名相、抗金英雄李纲罢官后流放到武昌,写了一首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以牛自况,意述其志。为抵抗金兵,革新政治而遭打压。虽身心疲惫却不忘报国之志,病牛则是诗人形象的化身。后两句诗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同声共振,有异曲同工之妙。

  郭老(沫若)的《水牛赞》堪称经世佳作。“你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蔼。你角大如虹,腹大如海。脚踏实地而神游天外……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水牛水牛,我的好朋友。”以牛的奉献精神鞭策自己。而以牛自喻自况的传世经典名句,当数鲁迅先生的“橫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说,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并立志做人民大众的牛。郭老却说,先生把自己比作牛,而我只能做牛的尾巴。何等谦卑、虚怀若谷!当年在延安时期的“五老”之一董必武,常以党和人民的“老牛”自勉,教育子女要正直做人,勤奋学习和工作。

  鲁迅甘为“孺子牛”,齐白石却自号“耕砚牛”。赵朴初于1967年曾为周总理作过《牛赞》诗:“忍辱负重,艰难劳止。回首丘山,折齿孺子。食草抔,乳如江流。鞠躬尽瘁,无怨无尤。猗欤至哉,人民之牛。”是对人民好总理的真诚高赞!李可染酷爱画牛,曾在一幅《五牛图》中题跋:“吾崇其性,爱其形。”所以屡画不厌。他的画室内挂有“师牛堂”匾额。他说:“牛给予人类的多……人人学此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何患不日进千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又何患不灿烂一新。”藏克家的《老黄牛》“老牛也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诗句,是诗人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写照。

  最后,说说坐落于深圳市委大门前广场上,那座初名“开荒牛”,又名“孺子牛”、“拓荒牛”的特区标志性大型雕塑。一头老牛奋力耕耘、砥砺前行的拓荒者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头雄壮有力的拓荒牛低头蹬腿,竭尽全力将身后的巨大树兜连根拔起。雕塑底座镌刻了醒目的“孺子牛”三字。1984年12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到深圳视察,久久伫立于这座雕像前,并和参加会议的人员合影留念。同时,语重心长地嘱咐:“孺子牛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希望全国的党员干部都能向深圳的干部学习,学习深圳的改革开拓精神,做全国人民的孺子牛。”

·上一篇:远去的故乡年味 ·下一篇:最难忘的家庭盛会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