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 福建省建阳蔡氏隆重举行甲辰年清明祭祖典礼  
村居祠陵 更多

古宅村居

宗祠祖堂

陵园古墓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居祠陵 > 古宅村居 > 内容 

川东北古村落“深闺”之谜 ——通江蔡家大院子田野调查录

作者:孙和平  发布时间:2022-3-29

   一、 川东北最大古村落面貌及传统特色

   通江县板凳乡,36平方公里,现在8000多人。说起板凳乡这个地名,谁都会好奇一番,据说出自当地山岩下大路边有一块酷似板凳的巨石,过往行人都喜欢在石上休息打坐,故名板凳。这类地名还有板登垭、长板凳等,传达了古代为行人路途提供休息打坐饮水等人道、人性关怀的意义。

   乡政府特地就板凳其名撰上联,向社会征下联。上联云:

   长板凳板凳长场场赶板凳

   鄙人脑子一热,转下联云:

   炖蹄花蹄花炖顿顿念蹄花。

   呜呼,赶场杀馆子,吃它一碗蹄花,岂不惬意。书归正传来说学堂山村,6.6平方公里,1562人。古时候叫凤鸣山村,公社化时期改名3管理区,继而改名3大队,直至改革后,因为新建村小学,百姓按旧的说法仍叫学堂,最终定村名学堂山村。是全县闻名的红旗村、文明村,蔡家院子则是上了电视的卫生大院。历年来获得不少荣誉称号。真可谓“文明、现代、优美”的村落。全村7个村民小组,6个大姓,蔡杨秦李黎阎。蔡姓聚居2、3、4社上下蔡家沟,杨姓住1社杨家碥,秦姓组3社秦家,李姓住7社李家坪,黎姓组7社黎家,阎姓住7社方田里。学堂山村一地,东临洪口,北去沙溪,南下至诚,一条大路必经此地。

   1组杨家碥;2组下沟里;3组范家坎;4组上沟里、岩下;5组官田坝;6组闫家坡;7组李家坪、黎家。板凳乡学堂山村蔡姓一族,据原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寨子坝蔡家祠堂三块石碑谱记载,蔡氏祖籍湖广行省麻城(即今湖北麻城市)孝感乡,明洪武年间迁西蜀保宁府南部县积善乡火井沟落居。 (注:据明嘉靖《保宁府志》载,明代南部县“所辖乡凡九:安仁、政教、金兴、临江、永丰、宣化、崇教、仁丰、积善”。)

   其后,支派渐繁,移彼徙此,散居梁州坝、插旗山、清浴口、高罐山和鹦垭河等地。估计到了明末清初,为了逃避战乱,蔡姓一支转迁至深山里万源县现在的公安乡、魏家乡交界处的梁州坝一地。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蔡姓一支命禄公,转迁入通江长三甲三品寨蔡家沟,至道光年间,已繁衍世系十有五世,至今则已是二十余世。蔡家世代聚族而居,全村下沟里2组、范家坎3组、上沟里4组,几乎都是蔡家人,总人口数量达720余人。

   搜索网络可知,中国蔡姓一族,源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都蔡(今河南上蔡县)。东汉时期,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及其才女蔡文姬(蔡氏宗祠创修碑志中所说“黄绢幼妇”即此)。北宋有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传说蔡襄之母早年过江遇险,叮嘱其子蔡襄博取功名后在洛阳口修桥一座,以造福乡里。蔡襄学有成,入朝为官,在北宋皇祐、嘉祐年间任职泉州之时,历经艰难险阻,建成了当地洛阳口的万安桥,一遂慈母夙愿。人们又称之为“洛阳桥”。从此,“洛阳家风”著名天下,成为中国蔡氏一族的精神文化而世代传承。

   作为湖北麻城人,联系鄂豫皖红四方面军1932年12月进入四川通江。虽然只是一个偶合,但毕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不是么?

   蔡家沟蔡氏一族,清代中期有当地名人蔡石玉,功名传家,是蔡家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前后主持建造了蔡家祠堂,把蔡家一族推到了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达到高峰。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文化遗迹,多出于那个时期。

   蔡氏字辈:永远光前绪,身修治一家,文人多后起,世代享荣华。

   蔡家大院子,共12个不同格局类型的院子,最多达300多人,80余户。院与院连接,“十二个大地坝连起的”,串(方音Chang 一声)人户,天晴不当晒,落雨不湿脚。还有一个说法,“端碗饭吃出头”。

   蔡家大院子古村落后面的响堂山,原名凤鸣山,后改名富贵山,再后来改名学堂山。从山谷对面的三品寨村一个山梁上远观之,蔡家沟一地,隔着山沟放眼俯瞰,上下沟壑,千丘梯田,蜿蜒而下,跌入深谷,幽暗而不见谷底。山下寨子坝,蔡家沟,蔡家大院子规模的确大,为川东北一带地方所罕见。煞是优美壮观。

   南方乡土建筑被叫作“院子”,与北方村落比较起来,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比北方村落的集中,而是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单家独户,显得分散。当然,在千年宗族社会,各个姓族聚族而居,总有大户人家把院落建得宏大气派,富丽堂皇,成为一地的景观式院落。但是,在川东北大山区,因为环境限制,像蔡家大院子这样十多户院落集中建于一处,毕竟十分罕见。这一点,成了该聚落的一大特点,甚至可能成为川东北传统村落的唯一。

   本报告就各个院落的状貌及特点,逐一进行了考察研究。其中最具特色的院子主要有以下所述的9个,其余院落,大都是民国后期,因为下沟居住人家的土地多分布在上沟里,为便于劳作,逐渐移居上来,傍老院子新建居屋,大多简陋,不具特出的建筑色彩,因而从简乃至于不提。谨此说明。

   1号 老院子  规整四合院设计,正堂三间,左右厢房对称排列。堂屋和横堂屋四面,都有完整的天楼(亦名骑楼,也就是阁楼)制作。前堂屋依据地形,设计为吊脚楼,因而构成“地楼”状貌。如此状貌,较为完善地体现了川东北民居建筑天楼地枕特色。“天楼”建筑式样,是川东北大巴山区民居的一大特色。这一设计,既是便于粮食物资的储存,也是山区冬寒夏热,居住需要避寒避热的考虑,而且更深入人性的私密心理需要,避免屋子空阔,强化家庭人气旺盛的本性需要。

   前堂正中设栅子门(亦名龙门子),当地说法叫“封了口的”。

   1934年,王坪红军总医院在本村设立第一分院。共占用3个院子,老院子用作病房区,另外,邻近老院子的后头院子用作分院办公室、药房和医护人员居住地,下面的底院子用作守卫红军一个排和所属村自卫队的驻扎营房。老院子后面有渠沟岭,岭下的渠沟园,被辟为红军战士、养伤初愈战士下操之地。

   一次,红军总医院张琴秋 (当时总医院院长苏井观)来视察查房,见了房主人家,给当时还小的蔡前远(1921-2004)送了一双铜筷子。蔡光国说,“蔡前远是我的父亲。那双铜筷子我们至今都保存到的。”

   房主人蔡光国,高寿80岁。老人幼时饱读诗书,旧学深厚。在他诸多的讲述中,特别说到了本邑进士李宗娥,在任乾隆“帝师”的时候,曾因乾隆贪玩,厌恶学习,便一脸严肃,声色具厉地批评道:“读好了书,你就是尧舜之君;读不好书,你就是桀纣之君。”此一语振聋发聩,对幼年的乾隆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又一个小段子,乾隆帝以拆字联出对,将“思”字拆为上对,向身边纪晓岚等文武百官索对下联。曰:

   十口心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纪晓岚稍作思忖,随即对出工稳下联,云:

   言寸身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2号  底院子 房主人蔡茂远,79岁。因为位置于老院子坎下(底脚),故名。

   底,该地方言方音读作dia 。底院子就是下面的院子。或为“底脚院子”。

   整个蔡家大院子十余个院子,正堂屋都是常见的三开间。整个院子形成围合格局。正中宽一丈五尺,左右两间均为一张二尺五宽。正堂屋的高度,一般都是按古制,丈八顶九。即正屋檐口的高度是一丈八尺,屋顶高度则是一丈九尺。

   底院子正堂屋,大门设计为两扇,左右看上去似乎为四扇半截花窗门,但实际不能开合。门神,因年代久远,隐约可见。两边厢房有8扇雕花窗。另外,四方天楼亦开雕花天窗,每一面两个,四面共8个。

   据老人回忆,在早,正堂屋门楣悬挂一块金匾,刻书“秀列辟雍”四个大字。

   记载了祖上荣登国家最高学府的一段家族历史,反映了家族曾经有过的耕读辉煌。

   1934年,王坪红军总医院在本村设立第一分院。共占用3个院子,底院子用作守卫红军一个排和所属村自卫队的驻扎营房。老院子用作病房区,另外,邻近老院子的后头院子用作分院办公室、药房和医护人员居住地,老院子后面有渠沟岭,岭下的渠沟园,被辟为红军战士、养伤初愈战士下操之地。

   从这个院子出去的蔡光学,读旧学3年,参加工作后,任过至诚区团委书记、组织委员,板凳乡民政干部多年。积极肯干,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强,80年代中期,原省委书记杨汝岱前来至诚视察,向他询问基层工作,对答如流,如数家珍,受到赞赏。1980年代,他经手为全乡8名流落红军落实政策,享受政治待遇。

   3号  新房子  四合院格局,天井院坝17步X14步,呈方正格局。拥堂长度二丈八尺,与众不同的是,它中间仅只镶嵌了两块大石,不具有阴阳五行的数术理念的设计,怎么理解?是一个谜。

   作为山区民居建筑,当地四合院的前堂屋,多是地平不足,于是砌石为坎,吊脚为楼,楼下设为猪牛圈栏。楼上附设“腰栏子”(吊楼栏杆),特具景观效果。

   前堂正中砌筑石阶,建龙门子(当地称作栅子门,亦即所谓“封了口的”之说),进出院坝开关龙门。

   院子的装饰性成为一个突出特色。该院子正堂屋基脚放置的半圆形落檐石与方正形地堑石,恰在对比中寄寓了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内涵,让家族获得这种文化示意。正堂屋五丘田大门,遗存有彩绘门神。下方丘田彩绘神仙图。四合院院廊四面对称8个木柱,其柱础均有独特造型和石刻图案。尤其是云龙纹、如意纹等的设计,以及莲花八子、三鱼吉会等居家风俗图案石雕工艺,于丰富中见简洁,于亲和中见吉祥,有力渲染烘托了钟鸣鼎食之家的富贵荣华,颇为经典。也极为少见,弥足珍贵。

   院坝里尚有前人蔡德昌习武带徒弟操练而遗存的石锁、石墩等物件。“那都是清朝年间的事情了喔。”院子主人蔡绍远,74岁,一辈子当木匠。他介绍说,“我家里2亩大田,平整为小操场,供红军下操使用。”

   楹联语: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堪称中华农耕社会对乡土建筑最具理想境界的追求之一。

   屋后是蔡家老坟园。坎下是红军坟,埋葬红军战士遗体千人以上。最早还有木板做一副“匣匣儿”,后来,木料都用光了,莫法,只好弄柏树皮包裹,像打苕厢那样埋,又挤又密。

   4号 屋后头院子 房主人蔡训远,年高97岁。

   四合院格局,也是封了口的。左右厢房外侧对称地再建狭长小天井的院子,形成一个大天井套左右两个小天井的格局。大天井左右18步。拥堂,横砌石板21块,规范地演绎传统阴阳五行所形成的生老病死苦,最后落到一个“生”字上。正堂三开间,中堂面宽8步(一丈六尺)。檐廊下设计为拉通石阶,三步,显得宽大弘敞。四面廊檐下连通宽阔,是良好的家庭共享空间。

   正堂曾悬金匾,曰:令德寿凯。神龛尚存,木雕龙凤戏珠图亦神采焕然。整个板壁是彩绘人物图画,隐约可见。左右对联书写:

   礼乐百年承燕翼

   读书千载荷韶光

   该院通阶檐四角对称共八根木柱,立于雕花柱础之上。正堂左右两间屋子的门外,对称架设木梯上楼。还有腰栏子(吊楼栏杆)、明楼等传统民居文化景观的特色符号。

   在其堂屋正面墙的下方石刻香炉、香位牌以及花饰,顶部刻有“三多堂”几字,正中刻有“中宫土府神”几字,两边分别刻有楹联“土结黄金子;地开白玉花”。

   此院的最大特色是,左厢房外侧与前堂屋转角处,横亘一块巨石。这就是当地人说的“四合院屋子里包了一块大石头”。房主人不是将巨石搬走,而是匠心独具,因山就势,将穿逗梁架巧妙搭建,包容其中。不但不觉得挡事,反而巩固了梁架,给人以江山稳固、坚如磐石之感。

   如此建造,表现了乡土民居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其形制却很为少见。97岁房主人蔡训远,已卧床不起。据介绍,该建筑是他父亲蔡永清所建。距今算来,也应是百多年了。父亲一辈子教书行医,见识广,特别看重屋角的巨石,坚持保留其外貌不变,只是将内壁切削整齐,或于某处凿为水缸、或于某处辟为灯台。从而遗存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奇特风貌。

   老主人錾刻中国地图的故事,尤其流传远近。老主人蔡训远,自小学石匠。建国后,出于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特地将室内石壁利用起来,精心刻绘了一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观之,不能不让人感到,秦巴深处,山高水远,人烟稀少,信息闭塞,甚至于与世隔绝,可山里人身边就是祖国,祖国就在心中。如此家国情怀,正是中华古国千年文脉的所在,也是中华大国崛起的精神根基所在啊。

   此院另有一个“道法一千年”的故事,也值得一提。当年建造此院,掌墨师天天吃鸡,却不见鸡的头脚,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到了上大梁之时,但见仪式庄严,筵席端上来的掌盘中,整整齐齐放置着卤好了的鸡头鸡脚。掌墨师顿时明白自己误会了主人的一番好心,于是再一次攀上大梁,于敲敲打打之中,喝令一声:“道法一千年”,算是弥补了自己的起心不良,成全了主人家的好事。呜呼,古话说得好,心存良善,终有好报。心怀恶意,必有恶报。

   在学堂山村,蔡家人中一度产生闻名远近的兄弟掌墨(方音ma)师,一为木匠出身的蔡布昌、一为石匠出身的蔡寿昌。蔡家大院子的建造,让我们感佩先辈作为乡土建筑大师的精湛工艺和深睿智慧。

   1934年,王坪红军总医院在本村设立第一分院。共占用3个院子,底院子用作守卫红军一个排和所属村自卫队的驻扎营房。老院子用作病房区。邻近老院子的后头院子用作分院办公室、药房和医护人员居住地,老院子后面有渠沟岭,岭下的渠沟园,被辟为红军战士、养伤初愈战士下操之地。

   5号 底院子2  正堂屋的设置,构成院落的坐标,体现家族(亦即皇族)的威权与风范。即使是屋脊的高度,也高于左右厢房的屋脊,这是千年等级制度在民居建筑中的符号化表现形态,也赋予文化精神上“感恩天地,敬畏神灵”的基本内核。

   改革开放过后,院子里曾贴出一副对联:

   一发二,二发三,三发万元户

   人生义,义生财,财源八方来

   院后有渠沟园,是一条狭长的小山沟,由一条片扁长的渠沟岭把院子横隔开来。岭上有一块巨石,站在大石上可俯瞰整个大院子群落。红军时期,渠沟园用作战士们下操练武之地。

   6号  正三间老院子  主人蔡光琪,64岁。院前石坎下方,曾有一个石碾子。尚存大石米磙子和草磙子。

   农耕时代,家家都有打谷碾米的碾子,家家都离不开碾子这一农用器具。其加工工艺是,先用草磙子碾压谷草把子脱粒,翻晒过后,再用米磙子碾谷脱壳。

   1985年,考虑到“十二个地坝”来往进出方便,当时由生产队组织安排修建了一条500米石板小路,连接各院落,做到天晴能遮阴,落雨不湿脚。石板路蜿蜒有致,成了蔡家大院子的一道风景线。

   院子前面空地,约5亩多。全村人一直希望能开辟出来,成为大院子一个公共活动广场。

   7号  岭上院子  是道光年间蔡氏一族代表人物蔡石玉的私宅。

   中国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三千年乡村社会的基本载体。岭上院子正是这一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建于清末,是一组穿逗木结构建筑,由前后厅堂和左右厢房组成。由正堂屋(正堂屋,堂,方音变音 tao )、左右厢房(横堂屋,堂,方音变音 tao)、前堂屋(堂,方音变音 tao )为主体,形成四合面主体,俗称“一颗印”。左右厢房延伸围合建成四个小院,也就形成4个小天井,由正堂左右两侧和左右厢房中间分别设计的通道连同。

   俯瞰院落平面格局,四个天井围绕中间的大天井,精致排列,犹似花盘展开,被喻为“五月朝天”,也就是民间所谓“走马转阁楼”。

   前述4号屋后头院子,也是这一类形制的庭院式建筑。与福建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家祠堂类似。

   其中轴线上的拥堂,设计规制整肃,从前堂屋看去,与正堂门楣上的“洛阳家风”匾额对应,颇有王家风范。

   家藏梨花木《四书》印版。蔡光国介绍说,他小时候亲眼见过,细儿好耍,还取出一个印版,拿火纸在上面印刷出一张张篇页,看着好玩。

   8号  无名院子  三合院,建于一个不规则的地带,院坝呈三角形,不伦不类。建于1947年。屋子的高度、堂屋开间的宽度,均僭越了古制之限制性规定。显得高大巍峨。要是在古代,会被看作是对传统建制的蔑视,更是对朝廷威权的挑战。那还了得!

   9号  “伙食堂”院子  四合院方正格局。昔日富丽堂皇的影子隐约可见。1958年代公社化运动时期,当时的管理区公共食堂,就办在这里,故名“伙食堂”院子。

   正堂前石坎,高约3尺。三级石阶,两侧有石雕图案,对称地凸出了一对麒麟献瑞的石雕。

   传统村落,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民家住居,二是官家住居,3是富家住居。此住居主人,或为富家。其正堂前第三级石阶,正中石刻浅浮雕图案“福在眼前”,可以证明。其“富贵在眼前”的前,被土俗地看作是钱。

   早些年,报纸媒体讨论:究竟是要“向前看”,还是要“向钱看”,就是针对社会价值观的混乱而提出的一场大讨论。

   本院落图案正中真的雕刻了一个外圆内方的古钱币造型。如此直白表述对于金钱的占有愿望与企图,即使在过去时代也应是颇为罕见吧。须知,千年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书香之家不可能如此。清风明月不论钱。虽然君子爱财却取之有道。大户人家的儒雅风范不会是如此赤裸裸的宣扬金钱第一。试问,你就是这样向子孙后代宣扬传承关于金钱占有的理念吗?大谬也。

   走出伙食堂院子,不禁回头又打望了一眼。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院子,如今早已败落了,腐朽了。我想到,文化的终极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因此,那些不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会流传久远吗?

   这,应是一个难得的个案。

   二、川东北最大古村落的“深闺”之谜

   (一)古村落中的红军总医院第一分院

   红军时期,第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建立总医院。在当年动荡艰难的战争环境下,战斗频繁,缺医少药,万余红军伤病员不幸牺牲。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辗转迁移,1934年1月迁至沙溪乡王坪,在通南巴各地设立7个分院。医护人员、设备和药物器械统一调配,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其中,板凳乡学堂山村蔡家大院子,被选定为第一分院所在地。

   当时当地老百姓称之为“一分医院”。在老院子墙壁上曾有“一分医院”的毛笔书写字样,只不过,医院的“医”字被错书为衣服的“衣”字。这一笔误,令人忧思难忘,有趣地反映了那个年代普通劳动者知识文化水平的落后情形。

   第一分院共占用3个院子,老院子用作病房区,另外,邻近老院子的后头院子用作分院办公室、药房和医护人员居住地,下面的底院子用作守卫红军一个排和所属村自卫队的驻扎营房。老院子后面有渠沟岭,岭下的渠沟园,被辟为红军战士、养伤初愈战士下操之地。

   为什么学堂山村被列为第一分院住址?

    现在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有三点:

   1)在当年山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环境下,难得有蔡家大院子这样人口众多、居住集中的优势。(2)蔡家院子距离王坪最近,不到10公里,便于相互之间的近距离联系,伤病员的转院、医护人员的巡回治疗,颇类似如今的附属医院。(3)由于蔡家大院子人多势众,村上建立了自卫队,专门负责伤病员担架队人员、洗衣洗被子、提供粮食肉食品蔬菜等等后勤给养等的服务以及人员的组织安排。

   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走访,部分健在的老人回忆了以下若干情况。

   红军自卫队,二三十人,全是学堂山村的贫苦农民组成。自卫队长是今2社下沟里蔡银元。他后来作为担架队队员随红军转移,参加长征,在路途中被打散,流落回乡。上世纪80年代,经考察属实,确认其红军身份,享受“流落红军”待遇,直至逝世。

   蔡科昌,学堂山村3社范家坎人。与儿子蔡永兴一起参加自卫队,成为担架队队员。

   蔡永兴,学堂山村3社范家坎人。参加自卫队,成为担架队队员和物资背运人员。后调入沙溪场县苏维埃保卫局驻地。后来随红军转移,参加长征,在路途中被打散,流落回乡。上世纪80年代享受“流落红军”待遇直至去世。

   蔡永正、蔡永和兄弟,学堂山村3社范家坎人,自卫队担架队队员。蔡永正后来随红军转移,参加长征,在路途中被打散,流落回乡。上世纪80年代享受“流落红军”待遇直至去世。

   蔡永思,学堂山村3社范家坎人,自卫队担架队队员和物资背运人员。在红军一个营转移途中的魏家坪一地,遭遇白军阻击,战斗到最后,仅剩的十余位战士全部跳岩而壮烈牺牲。他跳下岩,跌于一棵树上,继而掉下地,把腰折断,但最终保住了一条性命。上世纪80年代享受“流落红军”待遇直至逝世。

   蔡思远,学堂山村4社大院子人,自卫队担架队队员,同时也是去来王坪总医院背运物资的人员。1980年去世,70多岁。

   蔡明远,学堂山村4社大院子人,自卫队担架队队员,同时也是去来王坪总医院背运物资的人员。1980年去世,70多岁。其妻阎明莲,自卫队给红军洗衣洗被服的人员。三年饥荒时去世,50多岁。

   蔡永银之妻王三珍,自卫队给红军洗衣洗被服的人员。1970年代去世,70多岁。

   阎文诗,6社人,自卫队担架队队员。后来随红军转移,参加长征,在路途中被打散,流落回乡。80年代享受“流落红军”待遇直至去世。

   而更多参加自卫队的无名妇女,无名英雄,诸如向氏、李氏、郭氏等,都是默默无闻地为红军、为革命做着工作,做着奉献。板凳乡落实政策的流落红军共有8位,而学堂村就占了5位。可想学堂村在红军时期的贡献。

   从以上情况分析来看,学堂村蔡家院子红军一分院,是王坪红军总医院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尤其显现了它的直接性和重要性。它是下属7个分院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也是红军总医院最能起到支持配合作用的一个分院。

   因此,现在看来,应将蔡家院子红军第一分院着力恢复原貌,使今天所看到的红军总医院,才真正具有完整的整体感,才真实完善地还原了红军总医院的历史全貌。

   红军总医院原址,由于历史的无情和残酷,已经荡然无存,现在所见,不过是原址面貌的复原再造。那么,相比之下,蔡家院子作为红军总医院第一分院院址所在地,至今完好保存了当年的房屋建筑实物和基本面貌,实在是太宝贵了。

   再说,红军时期,有这么一个保持了原生态状貌的红军医院旧址,怎么说都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存在。应该加以维修,保护起来,遗存下去。

   由此让我们想到,为什么不紧急行动起来,将第一分院院址,将其作为王坪红军总医院的有机组成部分,细心地看护起来并加以开放?

   与此同时,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报告,陈述其基本情况,申明其保护价值与意义,申请评审为至少也是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方面,邀请文物专家加以考察,恢复原貌而加以陈列,作为中国唯一红军医院原址和王坪烈士陵园的特具纪念价值的历史遗存,纳入王坪烈士陵园作为陈列分馆,成为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供人们参观学习游览。

   (二)蔡家坝子与菜花

   板凳乡蔡家坝子与菜花,两个菜,难道仅仅是cai的音同?不禁引发我们对二者之间的某种诗情画意的想象与思辨。

   金色菜花,生于千里沃野,那是平原大地奉献给人间的轰轰烈烈的盛大节日。那么,位于十万大山中的学堂山村,每年春风吹来,遍野菜花盛开,缤纷呈彩,较之平原沃野,这巴山深处的遍野菜花,有峰峦叠嶂连绵的托举,有高山峡谷深林的映吋与呵护,有巴蜀大地每天每日第一抹阳光的聚焦照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伟岸热烈?那是一种何等神奇的大业辉煌?

   学堂山村,6.6平方公里的山林土地,高岭深谷,千顷梯田坡土,蔡氏一族600年聚族而居,艰巨顽强地生息繁衍。蔡家人,世代艰辛的劳作付出,凝结了、催生了遍野菜花的金色辉煌。她们带了大山的娇媚,大山的神采。蔡家坝,隔山沟眺望王坪,俯瞰千丘梯田坡土,菜花绽放,蜿蜒而下,跌入深谷,那是一条金子流泻而下的瀑布,煞是壮观。

   我们欣赏学堂山村遍野菜花,难道不是欣赏大巴山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么?它是蔡家人世代生息繁衍、辛勤劳动的结晶,是700蔡家人文化品格的象征,是蔡家人对于美好家园和美好生活的愿景,是雄放巍峨的大巴山一次诗意性灵的华丽转身,是强悍勇武的巴山人一个豪放诗意的亮相,更是巴山人心性的一次巡礼,是巴山人精神境界的一次壮丽升华。

   金色菜花的象征意义、精神价值,由此产生。金色菜花,这般风景,山外的人们可曾领略过?欣赏过?欢呼过?

   (三)学堂村:山环水抱的风水境界

   学堂山村蔡氏一族,据原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寨子坝蔡家祠堂三块石碑谱记载,蔡氏祖籍湖广行省麻城(即今湖北麻城市)孝感乡,明洪武年间迁西蜀保宁府南部县积善乡火井沟落居。其后,支派渐繁,移彼徙此,散居川东北各地的梁州坝、插旗山、清浴口、高罐山和鹦垭河等地。估计是明末战乱中,蔡姓一支转迁至万源县现在的公安乡、魏家乡交界处的梁州坝一地。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蔡姓一支命禄公,转迁入通江长三甲三品寨蔡家沟,至道光年间,已繁衍世系十有五世,至今则已是二十余世。蔡家世代聚族而居,全村下沟里2组、范家坎3组、上沟里4组,几乎全都是蔡家人,现在总人口数量达七八百。

   蔡家沟蔡氏一族,古有生员蔡石玉,传承洛阳家风,是蔡家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前后主持建造了蔡家祠堂,把蔡家一族推到了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达到高峰。

   按传统风水来看,这样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与居家其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究竟有不有特殊关系?如果有,那又是什么特殊关系呢?

   数百年来,包括蔡氏一族的远近的人们,无不兴致盎然,津津乐道。

   第一次走进学堂山村,凭走马观观花的感觉,联系“蔡家沟”这一地名,我们一度迷惑,竟错误形成“夹皮沟”的武断判定。而且据说,当年作为戎马倥匆的红军指挥员、总医院院长张琴秋,带领随从来到这里,拟选择用作红军总医院所在地,终因地理地貌不利守护的种种理由而放弃了,后来仅仅是用作第一分院院址而已。但是,当我们第二次深入考察,才惊异地发现,我们错了。自古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无村不卜,古人在居家环境的选择上,尤其要精心堪舆,审慎推断。蔡氏祖先,自然不会轻率行动,把一个涉及千秋万代的重大决定,轻率地建立于想当然的境地。

   秦岭巴山,九域中分。“脉起昆仑千仞雪,尾衔嵩岳万钧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喀喇昆仑发源,浑茫中,唯有秦巴大山呈西东脉象,延伸到了川东北地区——中国最中心的那个圆点的一侧。直至武当山才戛然而止。武当山道教发达,就发达在这个“道”上。

   在道家看来,如此独特地貌,冥冥中难道不是大自然造物主的精心构建?

   神奇产生了——

   她暗合了子宫的倒山字形状,恰像子宫中间的那个延伸点。纵观中华古国秦汉王朝以来的历史人文,我们不能不得到一个惊人的认知:

   秦巴山脉,纵贯南北,横断东西,恰好就是倒山字形的中间一笔。其中心位置及其前后左右的守护神,孕育了她的上风上水,好风好水。秦巴大地啊,你不就是中国大地之母吗?你不正是意味着生命的孕育、发源吗?

   是的,生命的孕育、发源——这是东方智慧对于大自然地理地貌的一个伟大认知。这一认知,最神秘最深刻载入了中国最博大深厚而古老的文献典籍《周易》之中。而在民间风水理念中,“湾湾屋基嘴嘴坟”,就是一个通俗生动的诠释。“山环水抱”,就是一个生命孕育的最佳环境选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此生彼死,彼死此生。生命的延续、轮回,成为人类一个神秘的充满辩证意义的哲学命题,其实也是人世间一个平常心的看待。

   学堂山村蔡氏古村落,其落担祖先原居邻县万源,相距不过数十里,都是巴山腹地,都是山区地理地貌,何至于兴师动众,举家迁徙呢?这是我们的一个假设性猜测,并不见诸文字记录。但如果推论起来,在过去时代,风水环境的堪舆与选择,必定是激奋人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追求的重大动力。

   现在,我们可以确认,蔡家古村落的祖山,是青松翠柏、起伏连绵、环绕成一个半圆的凤鸣山(即后来改名的响堂山),环山的正中位置,一片巨大坡地缓缓延伸而出,扩展开来。远近观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天地造化,就是这般地惊风雨,泣鬼神。被世代先民开垦而成千丘塝田,藏风聚气,作物丰茂。

   我们设想,蔡家人按捺不住山水形胜的满心喜悦,给环形祖山取了富贵山这个寄寓人文繁盛、千载荣华的地名。

   上世纪70年代,山下建起了一座学校,人们不知好孬,轻率把它改名叫学堂山。这个改动,现在看来,毫无必要,也多少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失落和断裂。人们的集体失忆和无意识,已经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的振兴富强之梦,不能是没有文化灵魂的底蕴和动力。

   再说,学堂山村一地,是县境内至诚、沙溪来往大路的必经之路。路者,风水之砂水灵动也。

   总起来看,蔡家沟一地,从王坪方向隔着山沟放眼俯瞰,上下沟壑,千丘梯田坡土,蜿蜒而下,跌入深谷,幽暗而不见谷底,煞是优美壮观。还有奇妙的是,蔡家坝子与山沟对面的坝子,俯瞰之,犹似一只燕儿飞来,春风荡漾,隔山沟相望,两边竟各有一块圆圆的水田,映照天光云影,恰似燕儿头上的一对眼睛,水亮水亮的,好不美丽。你说说,大自然的造化神奇,能不让我们感叹吗?能不让我们兴奋吗?

   学堂山村蔡家沟大院子,你,隐藏在大巴山深处的一座古老院落,其规模的宏大,建筑的古老,景观的丰富深邃,全在大山的亲密呵护中,生息着,美丽着,神奇着,沉默着。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千百年来的默默无闻、自得其乐、自得其所,蔡家古村落还有今天的珍贵吗?还有明日的辉煌吗?

   沉默是金,沉默是庄敬自持的人生态度,沉默是真人不露相的禅机,沉默是胸怀博大的崇高自尊。

   有感于如此,我们,后之来者,谨向川东北蔡家大院子及所有古村落,致以崇高的敬礼。

   (四)“四水归池”的财富象征及其文化演绎

   唐诗文化给大巴山创造了一个经典意境:巴山夜雨。此意境也是唐诗文化中的一个经典,独具一格。意境是这样演绎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绝句《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一个独具特色的唐代诗人。据考证,李商隐这首诗,写于大巴山通江境内的涪阳,正值秋雨阻隔,诗人滞留巴山。这一点意味着,该诗的灵感产生、意象元素,直接引发于巴山。

   古代诗人普遍喜爱写雨,听雨,读雨。王维笔下创造了大漠的“渭城朝雨”,杜甫创造了成都的“春夜喜雨”,李商隐则创造了这首“巴山夜雨”。李商隐笔下的雨,巴山夜雨,特具经典意味。李商隐将离别之惆怅淡出画面,让积极向上的幸福感、期望值沉醉其中,从而启示我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生活境遇下,都不应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痛苦吧、惆怅吧,最后都应该而且可能化为诗情美好的追忆。

   诗中的“涨秋池”一说,该作怎样的具象理解?奇怪,浏览了半天的网络,居然找不到解读。笔者此番的学堂山村考察,独坐蔡家大院子四合面的檐廊之下,面对巴山夜雨,面对石砌天井的大雨咆咆,得见中国四合院建筑所谓“四水归池”的理念及其境界,我一下感悟到,眼前这“池”,不也就是李商隐当年所写“涨秋池”的池吗?

   在中国,千年民居建筑史上,天井,除了用于临时堆放豆麦薯类,摊晒谷物粮食,摆放桌凳设宴办会之外,更传达(天圆)“地方”、人神沟通的东方思想,每逢年节,送旧迎新,天井总是要举行“点天灯”的隆重仪式,祭祀天地神灵。“池”(亦即“天井”),就是构筑这一理念于有形,寄寓天地财富的集聚、屯积。如此恢弘的建筑思想,决定了川东北地区对于天井构建的特别重视与讲究,无不砌筑精致,给人以赏心悦目,舒畅闲适之感。

   可见,此之池也罢,彼之池也罢,都是中国风水理论中的水的内涵延伸,“四水归池”,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此财富集聚的象征意味,尽在其中。

   奇妙的是,古代工匠竟在长期反复的建造实践中,对“四水归池”的财富内涵做出了奇异而令人惊叹的意象演绎,谓予不信,且看——

   走进5号底院子(2),院前原有大柏树5株,每一株都是3人合抱不交。我从龙门子进入,看屋宇轩昂,气象不凡,便端坐于西厢房一侧的凳子上,慢慢儿作仔细深入的观察。步量天井,左右宽14米,进深8米,四面坎子高约2尺。

   这样一个容积量的天井,渐渐的,让我发现天井的石板砌筑,与通常所见,有一点异样。

   何也?

   看嘛,天井四面一尺见方的地面稍低于平面约0.5公分,而中轴线拥堂石的砌筑,也是略低于平面,到临近漏水口处的大约两平方米面积,更是低于平面约1公分——奇妙产生了,当大雨袭来,四面无数瓦槽小沟和四角瓦槽大沟滴水成河,涌流下来,归入池子,顿时水花四溅,由婉回曲致而流转,任起伏荡漾而奔涌,到了漏水口,那简直就是漩涡激荡而成江河湖海奔腾之势。

   如此景象,不正是工匠大师的精心构思所在吗?它既是为主人提供了观览“巴山夜雨”的优美动态场景,更是为主人造成一个“家业兴旺,财源滚滚”的宏大气势和气场,一个豪壮的诗意化财富象征啊。

   如今,有多少大巴山里人走出大山,去到广东江苏各地打工。长年在外,思乡心苦,那就多多默诵这首巴山夜雨的诗吧,寄寓乡愁,抒解亲情的美丽诗篇,定会让你感到心动。

   兴奋之余,细一思考,如此设计理念,早已用无声的语言表达了出来,留给了我们,只不过,我们后人长久以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匠无形,大音稀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精神,便是这样地为我们后人遗存了下来,让我们后人学习思考,留连不已。呜呼,如此个例出自蔡家院子,也大大提升了蔡家院子的神秘感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大大彰显了这些个院落的历史文物文化价值。

   (五)古老的悬棺葬民俗之谜

   根据蔡家祠堂族谱碑刻记载,蔡氏祖先迁入响堂山下蔡家沟之后,其第四代后人中有蔡锡、蔡寿、蔡贤、蔡宠四弟兄,家业兴旺,财富日增。蔡锡择响堂山下一对天生油篓石旁居住,在一块横亘的巨石脚开凿狗槽,喂养家犬48只,蔚为一时之盛。

   四十八,在风水理论中,是个吉利的数字。民间有四十八井、四十八堂屋、四十八门、四十八庙(资中)一类说法。四十八,源于周易文化之义,易经四十八卦符也。古人按此风水原则,凿四十八井,昭示井水养人,汲之不尽。井卦的卦符——爻—爻组合,构成旷野碧绿图腾符号。将井人格化,通过井水养人的种种善德,比喻君子应自身修美,教人勤劳自助,并相助相养。符与咒系统外化于井,镇鬼魂而神佑之,人神相通,天地吉祥。狗槽与井,文化语义大致相近。对于秦巴地区更是如此。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诗句,包含了易经的这个易礼。蔡锡居住于此,喂养四十八条家犬,是对居住地环境进行风水培植的一个举措。

   故事从蔡锡豢养四十八家犬开始了。一日,当地出事,官府差人到临,竟然阴差阳错,被蔡锡家犬疯狂咬死。这下摊上大事,如何了得?惊恐中,蔡锡将家藏金银就近藏于响堂山一片悬棺葬岩上的古旧腐朽的棺木里,举家逃亡,在成都北门外蔡家坝栖身。十多年间不敢归回。那棺木一头置于岩石裂隙之中,另一头则架于绝壁的木桩之上,用铁链子拉着。

   自古以来,人的心中充满祖先神灵崇拜,谁会去动棺木呢?银两藏于棺木,应是安全无虞。却说隔大山沟相望的周家岩某姓人家,一青年少妇天天都要起夜。某一日,偶见对面半岩上棺木里竟金光闪亮,好不奇妙。久之,出于好奇,其丈夫便人不知鬼不觉前往探奇,竟发现了全部秘密。从此偷着挥霍,偷着快乐,偷着享受荣华富贵。

   一个古远的家族历史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蔡家沟另一面的神奇,那就是绝壁悬棺葬之谜。

   中国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弥高者为贵”,古代巴人认为,把死者置于高山险峰、崇山峻岭,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既是对先人的崇敬,也是对大吉大利的古老而神秘的追求。

   根据网络资料介绍,悬棺葬的表现方式被专家归纳有7种类型:(1)“木桩架壑式”,即前述的那种。(2)“天然洞式”,将天然洞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后置棺其内。(3)“人工开凿横式”,人工在临江的崖壁之上开凿长方形横龛,大小宽窄以容一具或两具棺木为宜。(4)“人工开凿方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宽1至1.5米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5)“悬崖木桩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横向2至3个小方孔、嵌入木桩,然后置棺其上。(6)“崖礅式”,在临江悬崖峭壁上有突出或凹下的岩石,因其厚重而又平坦,稳度大,或称“岩礅”或“岩缝”,将棺木置入其内。(7)“岩缘式”,在海边陡峭的崖壁上找有突出的狭窄岩缘,形成天然平台,置棺其上。

   可至今不能理解的是,那重达数百公斤的悬棺,蔡家沟响堂山半岩高达三四十余米,那悬棺置于几乎无法攀援的险要绝壁之上,在古时候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条件下,那悬棺是怎样“飞”上去的呢?

   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关于古老悬棺葬方法,现在主要有3种解释:一是凿路将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将路毁掉;二是趁涨水时将棺材送上去;最后一种观点,用木制绞车、绳索、定向滑轮等工具,把棺材吊进去。

   如今,遗留在川东北例如三峡各地的悬棺葬民俗风貌,其千古悬疑看来是无从解答了,但它作为一道大巴山旅游风景,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今天,蔡家沟响堂山悬棺葬的发现和发掘,正成为一个神秘而热烈的话题,流传开来,它必将成为通江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广泛关注。

   ( 作者:孙和平 四川省委党校教授 )

·上一篇:广州古迹之蔡屋门楼 ·下一篇:福建莆田城南蔡宅不是蔡襄的故居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