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东莞樟木头官仓蔡氏宗祠重光十周年祭祖暨樟木..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蔡氏文化 更多

典故传说

家谱文化

文化大观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文化 > 典故传说 > 内容 

“蔡文姬归汉”曹操有何用心

作者:郑 群  发布时间:2022-4-17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毁誉参半的人,褒之者认为其为大军事家、政治家,贬之者认为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代奸臣,甚至民间戏曲舞台上曹操都是以“白脸”出现。鲁迅曾经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话颇中肯。分析曹操在蔡文姬第三次婚姻中扮演的角色,不难看出,曹操是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人物,是个伪君子。“文姬归汉”只是曹操亲自导演的一出戏码,蔡文姬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蔡琰,字文姬,其父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大学者,和曹操同朝为官,是曹操的恩师。蔡文姬本人则是著名的才女,记忆力超群,长于书法,妙于音律,是她把对仗带入七言诗的创作,开创了七律之源。

  蔡文姬一生命运多舛,她有过三次婚姻。文姬初嫁约在十六岁,《后汉书》本传里对此记载非常简略:“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大约在十九岁那年,文姬在战乱中被掳到南匈奴,据说做了左贤王(身份有待考证)的夫人,和他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

  分析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不得不提及曹操,因为文姬归汉、结婚、婚后命运都和曹操紧密相连。曹操是出于什么目的去赎蔡文姬的呢?是出于和蔡邕的私谊吗?持这种说法的人很多,比如曹丕的《蔡伯喈女赋序》中说“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乃令使者周近持玄璧于匈奴,赎其女还,以妻屯田都尉董祀。”曹丕是说他父亲因为和蔡邕的关系就像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相知最深,所以才不惜重金赎蔡文姬回来。《后汉书》本传中也说曹操因为和蔡邕情意深厚,痛惜老朋友没有子女后代,才派使者用一块金璧赎回蔡文姬,并由他做主将文姬嫁给屯田都尉董祀。中唐以后坊间也有“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的诗句来藻饰曹操这一善举。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曹操赎文姬是出于和蔡邕的旧交,一片诚心,救助朋友的孤女,了却朋友遗愿的话,那么下面这一段记叙就显得不合情理了。请看《后汉书·董祀妻传》: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言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这段话说的是蔡文姬婚后不久,董祀就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执行了。蔡文姬特别着急,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举行宴会。很多公卿大臣、文人学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因为蔡邕、蔡文姬都算得上是当时的名流,曹操很得意地对大家说,你们想见见蔡文姬吗?我让大家来见识见识她,于是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哪知道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在座的宾客都被文姬凄惨的身世打动了。曹操本来还想找理由推脱,说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没办法了,在蔡文姬一再苦苦哀求之下,才宣布赦免了董祀的死罪。那时候,正是数九寒天,曹操见她窘迫得连衣襟都穿不周全,还送给她一些头巾和鞋袜。

  这一段话透露的信息有二:

  l、文姬婚后非常落魄,堂堂蔡中郎伯喈的女儿,竟然落到蓬首徒行,数九寒天,缺少头巾鞋袜的地步,设想曹操对其若有一些荫庇,文姬境况绝不会如此凄惨。

  2、董祀犯法当死,眼看文姬又要沦为新寡,对此曹操置若罔闻,没有一丝替文姬打算的迹象。并非他执法如山,因为他后来在文姬的请求下,还是赦免董祀的死罪了。另外,蔡文姬的五言《悲愤诗》中有“竭心自勖厉”、“常恐复捐废”的诗句,说的也是蔡文姬在婚后日子过得非常小心,即便如此,还常常担心自己被丈夫抛弃。我们知道,蔡文姬第三次嫁人的时候已经双亲亡故,又没有任何兄弟姊妹,她唯一的“娘家人”就是曹操。那么为什么曹操前面托使者费重金从遥远的南匈奴将蔡文姬赎回来,后面又对蔡文姬不闻不问呢?所以假如认定曹操赎文姬是出于和其父的私谊,出于对文姬本人的关怀的话,那文姬婚后凄惨境遇就很难解释了。

  曹操是个政治家,笔者认为他赎文姬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蔡邕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学者,当年董卓以死逼他出来做官,就是“闻邕名高”。蔡邕死讯传来,与其相知的学界鸿儒莫不痛哭流涕,他的家乡陈留的老百姓家里都挂蔡邕的画像来歌颂、纪念他。蔡邕之德高望众,由此可见一斑。曹操起兵初期,多有杀戮,边让、孔融等名流均死在他手下,使他臭名远扬。现在他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收买人心,招揽人才。将大学者蔡邕的孤女——才女蔡文姬从南匈奴赎回来,不正可大作文章吗?文姬归汉这一千古盛事正是曹操精心导演的,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应,一旦这样的效应过后,也就是文姬的使用价值枯竭了之后,就可以将她弃置不顾了。基于这样的分析,文姬的第三次婚姻,只是这场政治游戏的附属物,她和董祀,是这场游戏中的道具而已,曹操,才是真正的游戏操纵者。

·上一篇:袁世凯为何惧怕蔡锷? ·下一篇:蔡襄与蓝岭村名的由来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