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 福建省建阳蔡氏隆重举行甲辰年清明祭祖典礼  
蔡氏人物 更多

古代先贤

近代人物

现代精英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人物 > 近代人物 > 内容 

蔡锷将军的桑梓情结

作者:周后运  发布时间:2014-4-18
   清晨的风带来了丝丝凉意,秋天来了。我回邵阳探亲,倘佯在乡村庭院,任秋风轻抚脸颊,掠过我的身体,划过我的心际,万种情愁涌上心头,那种感觉是适合秋天的,充满怀念、凝重而深沉,让我陷入那深邃的记忆中。我前些年在采写长篇小说《儒将蔡锷 》、《护国将军蔡锷》时,不时惊叹蔡锷将军传奇的一生。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讨袁护国,再造共和”的历史贡献,蔡锷将军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无可替代。深入了解后,蔡锷将军的殷殷桑梓情同样令人敬佩。

  蔡锷的父亲蔡正陵,祖籍原湖南省邵阳县亲睦乡蒋家冲,为了生计漂泊到武冈州山门镇。1882年12月18日,蔡锷出生湖南省武冈州山门镇(今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

  1894年,12岁的小蔡锷在宝庆府参加院试,名列榜上第一名,被誉为“神童”,轰动乡邻。淳朴的乡情的熏陶,使少年蔡锷倍受赞赏。1897年9月,在湖南督学徐仁铸的推荐下,从家乡步行700里到长沙,投考湖南时务学堂,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为头班学生。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家乡人的帮助让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恩之情,因此,这可以看作是他桑梓情结的一个根源所在。

  在长沙,他接触了梁启超,并投入到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工作,积极为该报写稿,唤醒国人。他在“军国民篇”中大声疾呼:“居今日而不以军国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真亡矣!”1901年蔡锷自费步入日本成城陆军学校,后又入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后转为官费。期间经常与黄兴、陈天华、禹之谟、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密切联系,集腋成裘,加深了一脉相承的乡梓情谊。1904年冬学成回国,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事业,一展他军事家的杰出才能。

  蔡锷回国后,立即回到养育他的故土,看望久别的父母,爱国爱乡的他,时刻惦念着生他养他的“山门”:母亲河——黄泥江,江水清澈无比,江石睡姿安然,两岸杨柳低垂,白杨耸立,雪峰山的山峰矗立在江两边,互相对峙,姿态雄伟,状若山门。江畔古老的石板路泛着青光,诉说着岁月沧桑,乡人的脚板将原本粗糙不平的青条石磨得光光溜溜,见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不远处的白马山,山势雄峻,绵延盘旋,重峦迭嶂,壑深谷削,悬崖千仞,粗犷而冷峻,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力争上游的质朴美。院落、丘陵、田野,高低有致,起伏连绵,举目望去,绿荫荫的一大片,有翠绿色、墨绿色、黑绿色、茶绿色,呵!这绿的山,绿的水,无不使他心旷神怡。

  蔡锷在家乡稍作停留,遵循邵阳传统婚俗完婚后,立即赶赴上海参加章士钊等人组织的爱国协会,后辗转在江西、湖南、广西为创办军事学校培养人才,为国为民作贡献。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爱国爱乡的情怀开始成长壮大,并逐渐影响了一大批湖湘子弟。

  1909年春天,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的邀请,前往云南,随后因为为革命贡献突出,蔡锷任云南军都督府都督。期间他两个弟弟都在湖南邵阳老家务农,得知大哥当上了大官,有说不出的喜悦。大弟25岁,叫蔡钟,二弟才19岁,叫蔡鍊 。两人商量一番后,决定由蔡钟去云南看望多年不见的大哥,更寻思着通过大哥谋个一官半职,跳出“农门”。蔡锷他乡见亲人,心里非常高兴,便招待弟弟在都督府住下。过了几天,弟弟鼓起勇气向他透露了想叫哥哥帮忙安排在云南工作的打算。蔡锷认真地对弟弟说:“你想在云南做事,人生地不熟,要靠你自己的确不容易。我身为都督,不可以带头安排亲朋,否则别人不但会有看法,还会跟着做,这样影响不好,对你我也不好。再者母亲年纪大了,她老人家养育我们不容易,家里也需要有人照顾,家乡更需要你们,在家乡熟门熟路,有用武之地,更能安居乐业,何乐而不为?”这里不难看出蔡锷用人唯贤的高尚品质,也能看出他对家乡的向往,感恩家乡,愿意为家乡出力的桑梓情结。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企图恢复帝制。当有人暗示蔡锷“袁有称帝野心”时,他庄严表示:“国体共和,载在约法。有人敢违约,国人必起而共讨之。我就是第一个不饶他的。”在看到袁世凯坚持倒行逆施之后,蔡锷于1915年12月19日到昆明,与唐继尧、李烈钧等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起义。25日,蔡锷将军等通电全国,宣布此举“惟在讨袁,五大民族,同造共和”。随后,蔡锷将军就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抱病入川南作战。他采取避实击虚、迂回侧击的战术,屡挫强敌。袁世凯势孤力尽,屡吃败仗,只得取消帝制,在全国人民一片愤怒“讨袁”声中一命呜呼,一代奸雄气绝身亡。

  随后由于有功于国,蔡锷本来有很多独挡一面、发挥才能的机会,可惜身体欠佳,他不得不到处就医,治病期间他常与随从侍卫聊起家乡巍峨的雪峰山,嫩翠盈盈的四野。他常想起武冈州(今洞口县)山门的老家。屋前是蜿蜒多姿的黄泥江,碧波荡漾。屋后,是清幽秀美的青山,江水山色、钟灵毓秀。他常喃喃自语:那风光明丽的杨湾村大坝上那生我养我的地方,雪峰山下有我多少美丽的遐想。

  赴日治病前,蔡锷将军将贴身侍卫解甲归田,临别嘱咐道:“我此次东渡日本医病,如回不了祖国,你将我的书信手迹交给我的原配夫人刘侠贞或家乡亲人,说我永远惦念他们。”说完后泣不成声,可见他的桑梓情深及对家乡那浓厚的眷念。

  蔡锷将军途经上海时,对夫人潘蕙英说:“我已辞职引退,等我治好了病,我们就回到邵阳老家去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看看书、写点文章,到黄泥江游泳,或网鱼,或到雪峰山采撷蕨菜、芦蒿,在黄泥江畔建所学校,为家乡培养人才,其乐无穷也。”

  在日本治疗期间,他携夫人潘蕙英来到大森海岸,看海面上翻飞的海鸥。又触动了蔡锷的情思:那是第二次来日本留学的一个周末,他与黄兴、陈天华等湘籍同学来海湾度周末,异国相逢,倍感亲切。追思当年与同学们在此游玩的情景,多种滋味在心里搅动。蔡锷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低声对身旁的妻子追思乡友陈天华:“警世疾呼的陈天华,他写的《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等文学著作,宣传革命思想,热情歌颂中华民族。可是,目睹当时中国革命屡遭挫败,他悲愤极了,居然用自己的死来震惊和唤醒自己的同胞,于1905年12月8日在此跳海自杀。唉!‘壮志未酬身先死,满腔热血付东流’!”

  黄兴逝世时,在日本治病的蔡锷万分悲伤,思念故友,他在病榻上亲自拟写唁电,含泪作《哭黄克强》挽联一副,此乃蔡锷将军绝笔,可谓英雄哭英雄: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饱含桑梓情结的蔡锷将军,他再也没有回到美丽的邵阳,1916年11月8日凌晨4时,年仅34岁的蔡锷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于日本福冈医科大学医院,离他的盟兄和挚友、另一位优秀湖湘儿女黄兴去世之日只有短短的八天。

  一直到离世,蔡锷将军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结交的湖湘子弟,还是邵阳,还是岳麓、雪峰,还是那浓情胜酒的桑梓故里。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爱国爱乡无止境。蔡锷将军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蕴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昭告后人,同心同德,共铸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上一篇:蔡氏名医---雷州蔡忠 ·下一篇:蔡氏名人--蔡和森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