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s1046.cn/?a=5032

      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蔡丽新,进..  · 世界蔡氏清明祭祖再次拉开序幕  · 蔡氏祭祖大典旗帜交接仪式  · 广东惠东县大夫第蔡锦青公祠修缮重光庆典  · 福建漳州海澄谢仓蔡氏举办22社前往山上社酆都..  · 世界蔡氏清明祭祖大典  · 世界蔡氏清明祭祖大典“蔡国之夜”文艺晚会  · 河南上蔡县蔡氏根亲文化园暨蔡文化交流中心项..  · 蔡氏企业家招商引资上蔡座谈会召开  · 广东惠州芦洲镇东胜村蔡氏举行南瓜节暨赵侯爷..  
蔡氏文化 更多

典故传说

家谱文化

文化大观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顾 问:

蔡永廉 蔡华宪 蔡文献 蔡志群

蔡振华 蔡崇伟 蔡国芳 蔡清池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文化 > 典故传说 > 内容 

蔡元培与诸暨陈蔡

发布时间:2019-2-15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出身在绍兴府山阴城内笔飞弄的一个商贾之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我家先世是明季由诸暨迁山阴的,山阴的始祖是恭政公,在画像上方巾蓝衫,是明代生员的样子,再传而至佐臣公。”因此,蔡家祖籍在诸暨应勿容置疑。

可到目前为止,绍兴、上海蔡元培纪念馆对外展示的蔡家世系表,仅记录了蔡家在绍兴的七代世系情况:即佐臣(公元1695~1743年)→士爵(公元1726~1775年)→必达(羽仪)(公元1748~1829年)→世伦(圣荃)(公元1773~?年)→廷祯(佳木)(公元1809~1872年)→宝煜(公元1837~1878年)→元培(公元1868~1940年),再以下为元培先生的儿辈,即阿根、无忌、威廉、柏令、睟盎、怀新、英多。那么自佐臣以上的恭政公,究竟出自诸暨何地的蔡氏家族,史料上却无确切文字记载。中国许多研究蔡元培的专家学者,在论及蔡家家世时,只写到蔡家祖籍为“诸暨”,具体一点的为“诸暨陈蔡乡”。而要追溯到源自诸暨哪个村、哪支脉络,却讲不清、道不明。对于象蔡元培这样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在对其祖籍地的确认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不能不说是件莫大的憾事,故蔡元培的家谱,也就无从溯源。如何让蔡家的族谱树能根叶相联,这不仅是近百年来学术界尚未破解的疑点,也是元培先生后裔需要解开的心结,而元培先生最小的儿子蔡英多,今年亦已85岁高龄了。据绍兴蔡元培纪念馆馆长、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理事章大国讲:高平叔先生生前曾托付章大国,希望学术界对蔡家祖籍的事,能有明确定论。因此,这件事情的历史责任,不仅落在了长期重视对蔡元培研究的专家学者身上,也落到了蔡家二、三代人和诸暨籍蔡氏宗亲的身上。蔡元培先生作为蔡氏家族的杰出乡贤,诸暨陈蔡村于2010年成立了蔡氏宗亲会,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寻根蔡元培”之责。

诸暨陈蔡村,是“陈氏”与“蔡氏”聚居之地。清《光绪诸暨县志·山水志》云:“陈蔡镇、村在水北,以两姓居此得名,为乡间市镇。山上巨石如阙,高出云表”。(卷7第14页),洵古越之奥区也。“陈蔡村”,今属诸暨市东白湖镇,旧属诸暨县孝义乡。孝义乡由南朝宋诸暨人贾恩孝义史事而得名。《南史·孝义传》载:“贾恩,会稽诸暨人也,少有志行,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母亡居丧,过礼未葬,为邻火所逼,恩及妻柏氏号哭奔救,邻近赴助,棺榇得免,恩及柏俱烧死,有司奏改其里为‘孝义里’,《乾隆诸暨县志·古迹·里》”。苏伯衡(公元1360年后在世)《孝义集序》:“孝义里在诸暨孝义乡,即南宋贾恩所居”(卷5第9页),孝义乡社庙,奉刘宋贾孝子为社神”(《光绪诸暨县志·山水志》卷7第5页)。

陈蔡村的“聚德堂”陈氏,始祖陈永吉,南宋时自诸暨枫桥(即枫川陈氏)迁本邑流子里凤凰山麓。陈永吉六世孙陈亨,行名田三,再由流子里迁入孝义乡,此为陈氏之由来。而陈蔡村的“敦伦堂”蔡氏,一世祖蔡良,西汉刺史,称洛阳始祖。三十二世祖蔡宏(公元1067~1152年),宋徽宗时官参知政事同平章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率戚属南渡,随驾徒武林,后更迁暨阳乌岩(今石壁湖乌岩蔡),三十五始祖蔡尧仁(公元1225~1304年),宋末自乌岩蔡迁邑之孝义乌山,是为“敦伦堂”蔡氏始迁祖,今陈蔡村的下蔡,即以此支为主。

有关蔡元培与陈蔡,从祖辈老人沿袭至今有多种说法流传于陈蔡村坊间:(1)蔡元培祖上是由陈蔡村迁至绍兴的;(2)陈蔡村的八直台门是蔡元培祖上的台门;(3)蔡元培迁绍兴的始祖恭政公葬在陈蔡村西南的鞍子岭迴龙山,陈蔡村人曾在鞍子岭迴龙山见到过蔡元培为恭政公立的坟碑;(4)蔡元培年青时曾几次来陈蔡认祖,当时的祠堂总理视其为“乱党”而没有接纳;(5)蔡元培早年加入同盟会反清要诛连九族的,因此将蔡家迁绍兴的这支脉从陈蔡的家谱中删除了。后来,蔡元培也没有再提到陈蔡。

有关蔡元培祖籍是诸暨陈蔡的说法,除了陈蔡村外,在诸暨其他地方有蔡姓聚居的村落,还找不出第二种。且元培先生的儿辈们也是认可的。

我村浙师大物理系教授蔡铁权,曾与元培先生的儿子蔡怀新有过接触,在一次南京召开的学术会上,二人同桌用餐,怀新先生问蔡铁权:“先生哪里人?”蔡铁权回答:“我是诸暨人”。怀新先生又问:“诸暨什么地方?”蔡铁权又答:“诸暨陈蔡”。怀新先生高兴地道:“我家祖籍亦是诸暨陈蔡。”2010年,我们曾约蔡铁权带我们赴沪拜访怀新先生,可惜怀新先生于早一年病故了。

2011年6月29日,陈蔡村人在村口树了块“蔡元培祖籍地”标志石,在揭幕仪式座谈会上,邀请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儿媳杨心月女士,杨心月在座谈发言中说:“我老伴怀新先生在世时,常常惦记着蔡家祖籍地的事,可惜因为工作、健康等原因,始终未能来祖籍地看一看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今天这个愿望在我身上实现了。我是蔡家的媳妇,诸暨陈蔡是我的家乡,有着我们祖先世世代代走过的痕迹……”

在陈蔡村的蔡氏宗谱中,记载着一个恭五十六大政公(即“恭”字辈中第56个男丁)行传记述:“恭五十六政公,(系陈蔡村第15代祖),讳大政,字秉衡,居八直台门,生于清顺治丁酉年三月二十七日卯时,卒于康熙庚子四月二十五丑时(即1657~1721年),葬鞍子岭迴龙山。

我们分析认为:陈蔡村蔡氏宗谱中的“恭五十六大政公”与蔡元培自传中的“恭政公”应为同一个人,据现在绍兴、上海馆陈列展示的“佐臣”的生卒年份是公元1695~1743年,照此推算,佐臣应是恭五十六政公在38岁时生下的第3个儿子。可是恭五十六大政公其他5个儿子在我村族谱中有记载,他们分别是元珍(1700)、元忠(1689)、元昌(1697)、元韬(1700)、元杰(1702)。而蔡家迁绍兴的这支脉却在家谱中找不出,这一情况,我们曾于2011年5月20日写信告知过英多先生。

不过传说也好,推理也罢,只可以姑妄听之,而对于史学者来说,毕竟要出示有说服力的文字或实物依据才能下最后的结论。陈蔡村的蔡氏宗亲,怀揣着对蔡元培先生的无比崇敬,为破解历史上对蔡家祖籍无明确定论的历史缺失,在寻根蔡元培的工作中,抱定信心,坚韧不拔,四处奔波:他们曾经多次拜访蔡元培的亲属;请教对蔡元培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自出资金组织蔡氏宗亲飞赴香港祭扫蔡元培墓;拜会北大香港校友会同仁;又多次到枫桥彩仙村寻访佐臣墓(据史料记载,佐臣葬于诸暨五十一都邓村山,今枫桥彩仙村大皇山山脚),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证明蔡元培祖籍是诸暨陈蔡的文字依据。

2014年初,我们在诸暨发现了由蔡元培亲笔写的《恭五十六政公像赞,这是首份证明蔡元培祖籍在诸暨陈蔡的文字依据(绍兴晚报2014年5月6日,5月9日二版做过报道),在这张像赞的落款处,有蔡元培亲笔所写的“裔孙蔡元培拜撰的字样,而画像上的“恭五十六政公”正是陈蔡村家谱中所载的“恭五十六大政公”。与蔡元培曾说的:“山阴的始祖是恭政公,在画像上方巾蓝衫是明代生员的样子”完全吻合。画像上题写着:“恭五十六政公像赞曰:容貌端庄,治家有方,昆季入仕,惟公超群,经营四方,自成田畴,创基立业,山林幽游,夫妇和谐,子孙齐美,公之生平,人人仰望。”十二句四言诗,落款为“壬辰腊月中瀚之吉,裔孙蔡元培拜撰。”

这张由蔡元培亲笔题写像赞的始祖像,高2.53米,宽1.07米题写时间“壬辰腊月”即1892年,从时间上计算,正是蔡元培25岁中进士后,由京返绍来到陈蔡,与陈蔡村坊间传说的“蔡元培中进士后曾专程来陈蔡认祖归宗”的说法一致。这张画像已经专家鉴定,像上题写的字迹是蔡元培真迹无疑。据收藏者蔡佳斌介绍:这幅画像原是兰溪的一位朋友在20多年前由陈蔡村的一位村民手上购得,当时只知道蔡元培是名人,不知道与诸暨陈蔡有关,更不知道像上的始祖恭五十六政公是什么人。几经周折,现今到了蔡佳斌手上,且原件已破损,是重新拓裱的。

现在,这张画像从蔡元培亲笔署名来看,说明陈蔡村家谱中的“恭五十六政公”,确实是蔡元培绍兴家族的始祖。这时画像的发现,是证明蔡元培祖籍就在陈蔡的最有力的证据,将使蔡家的家谱与陈蔡村蔡氏宗谱中的“恭五十六政公”顺利完成对接。

最后还要告诉大家,陈蔡村委会已于2013年投资200多万元对原“敦伦堂”蔡氏宗祠进行了重建,计划利用宗祠原址打造“诸暨蔡元培纪念馆”,希望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蔡氏家族的关心支持,将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上一篇:蔡沈与后山陈氏 ·下一篇:蔡家岗轶事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