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东莞樟木头官仓蔡氏宗祠重光十周年祭祖暨樟木..  · 福建南安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洪邦蔡氏农村幸..  · 福建漳浦县金浦梁麓书院举办春季祭祖暨蔡世远..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蔡氏总祠重光暨..  · 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一行赴尉氏调研纪实  · 香港新界蔡屋村组织宗亲到东莞塘厦参加祭祖活..  · 广东顺德甘竹蔡氏敬山公祭祖活动  · 关于集资修缮宋琼州太守蔡氏入粤始祖秋涧公古..  · 广东佛山市龙江蔡氏庸德堂举行祭祖活动  · 福建漳浦 蔡世远.蔡新故里委员会一行到福建省..  
风俗礼教 更多

家传礼教

风俗禁忌

名人家传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风俗礼教 > 家传礼教 > 内容 

蔡襄后人谨守家训将好家风代代传承

作者:朱金山 蔡昊 周凌瀚 郑已东  来源:湄洲日报  发布时间:2019-3-12

  蔡襄为官公正清廉、刚直敢谏、以民为本,其子孙后代谨守家训将好家风代代传承——

  蔡襄家族子孙后裔在宋代近200年的八代传承中,英才辈出。宋代的蔡襄后裔,除了22名进士外,还有76人出自叙荫、封赠、举荐的各级官员,尤其是从家族的第3代至第7代先后有10人任过知州(知府、知军),其家族也被誉称为“五世十知州”。

  车从仙游县枫亭高速路口入,一座“蔡襄故里”牌坊映入眼帘;在枫亭镇中心街区,蔡襄石雕像竖立在蔡襄广场上;地处枫亭镇的仙游火车站广场前,也竖立着一尊蔡襄雕像……来到仙游县枫亭镇,纪念蔡襄的雕像、建筑物成为一大特色标志。北宋名臣蔡襄就出生在这里。

  蔡襄,字君谟,1012年出生,1067年去世。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长期担任北宋中央监察御史及地方官职,有着较为系统的监察思想及丰富生动的监察实践。在为官的37个春秋中,蔡襄公正清廉、不徇私情、刚直敢谏、以民为本,后人称其“一身藏正气,两袖重清风。”

  蔡襄过世后,后人谨守家训,将好家风代代传承。当地群众以蔡襄故里人为荣,传承蔡襄家训,倡导社会新风。在枫亭镇郊的蔡襄陵园,蔡襄纪念园已成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不断迎来我市各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扬正气,促新风。

  推动监察制度改革

  在蔡襄陵园内,一座由白色花岗石构筑、高7.5米的仪门,立在蔡襄陵墓前方。仪门上题“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门柱上刻有对联“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表达了后人对这位廉臣的敬仰之情。

  蔡襄力主监察改革,提出诸如台谏合一、垂直管理及监察人才选拔、奏疏必须保密等主张,对当今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反腐倡廉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当时,宋沿袭唐制,监察制度主要由谏官的谏诤制度和御史的纠弹制度两部分组成,分属两个系列,谏官监督朝政,御史监督百官,职责范围互不混淆,这样很容易助长朝臣结团、拉帮结派,造成国家的动乱。

  在蔡襄的推动下,宋仁宗改革了监察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台谏合一”,就是在御史台设置言谏御史,让御史兼言谏之职,效能大为提高,为之后“庆历新政”的改革奠定了基础。言谏御史的设置,为之后明清台谏合一开了先河。

  敢于直谏勤政惠民

  “蔡襄不仅有一套系统的监察思想,而且在他的仕宦生涯中,也始终如一践行这种思想。”莆田市蔡襄学术研究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宋景祐三年(1036年),蔡襄任西京留守推官时,范仲淹针对时弊上《百官图》,指责当朝宰相吕夷简,因此遭设计被贬。蔡襄义愤填膺,作《四贤一不肖》诗五首,称颂范仲淹等四人为贤者,斥监察官高若讷为不肖。庆历三年,蔡襄被补点为谏官后,上疏《乞罢吕夷简商量军国事》,列出吕夷简七大罪状。面对蔡襄等谏官的揭发,吕夷简不得不放弃实权。

吏治整顿也是蔡襄践行其监察思想的重要内容。晋江县令章洪之依仗伯父章得象宰相的权势,为所欲为,欺压百姓。蔡襄在泉州知府任上,微服私访,掌握章洪之的罪恶事实,上报朝廷批准法办。之后,蔡襄还引导龟湖塘四周百姓制订一套用水塘规,解决了被章洪之拖延多年的水利纠纷,使当地粮食生产“常常二三倍于他乡”。

  在地方任职时,蔡襄坚持勤政惠民,不仅广植树、兴水利、建大桥、减税赈灾等,还针砭时弊,倡导新风,深得民心,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据史料记载,蔡襄在世时,福州、莆田、泉州等地百姓就立碑或立祠纪念他所做的功德,还有许多民谣流传至今。如《道边松》:“道边松,大义渡至漳城东。问谁植之?我蔡公。岁久广荫如云浓,甘棠蔽芾安可用,蛇夭矫腾苍龙,六月行人不知暑,千古万古扬清风。”

  欧阳修在得知蔡襄去世后,十分悲痛,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朱熹对蔡襄做出了“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的评价。

  传承家风向善向廉

  “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事君上之道曰忠,人之义也;犹耳目心腹,有身则有之,非外物也……”这是《蔡襄家训》的开头,表达了对“忠”“孝”的认识。

  蔡襄“忠孝”的思想与其所受教育和家庭影响密不可分。据《宋史》载,蔡襄的外祖父卢仁是一个清贫自甘、品格高尚、富有才学的读书人,蔡襄五六岁时就跟他读书识字。蔡襄的母亲卢氏常以自家门外高大的松树启发蔡襄:松树不畏寒冷腊月,依然挺拔耸立,高风亮节,你将来若成器,定要忠国惠民。枫亭还有卢氏月夜捣衣课子的传说,卢氏捣衣石至今嵌于庙宇中。据史料记载,蔡襄奉母至孝,曾奉敕书《孝经》,书成奏御,仁宗大喜,亲用飞白大书“君谟”二字赐给蔡襄,还说:“有子如此,其母之贤可知。”特地赐冠帔给在京的蔡母卢氏。

  家训当家宝,家风代代传。蔡襄过世之后,蔡氏一门廉风传承,清廉刚正、忠诚爱民的故事也同样广为流传。

  蔡襄胞弟蔡高,进士及第,调长溪县尉,爱民如子,当地瘟疫暴发,蔡高在救灾中染疫而亡。“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县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为赙,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拒而不受。”

  蔡襄次子蔡旬娶妻也尚信义,不索嫁妆,不嫌清贫,反对铺张浪费,亲往迎回,一时传为佳话。蔡襄曾孙蔡洸,官至户部尚书,为官十分廉洁,常把俸禄送给穷苦百姓,离京返乡时,两袖清风,没有盘缠,只得变卖朝廷赏赐的银马鞍作为路费。

  蔡襄家族子孙后裔在宋代近200年的八代传承中,英才辈出。宋代的蔡襄后裔,除了22名进士外,还有76人出自叙荫、封赠、举荐的各级官员,尤其是从家族的第3代至第7代先后有10人任过知州(知府、知军),其家族也被誉称为“五世十知州”。

  近年来,仙游县纪委在省、市纪委精心指导下,对蔡襄纪念园进行提升改造,2014年这里被授予“省级廉政教育基地”。位于蔡襄故里的蔡襄中学根据蔡襄的忠孝事迹和故事编写了《蔡襄与廉政文化》教材,并以此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传承家训家风,仙游县以蔡襄家训的传承为典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征集、传承家规家训活动。目前,《蔡襄家训》电视专题片已经拍摄完成,《仙游家训》编纂工作也已分期出版。

  南日岛蔡银治一家半个多世纪来接力拥军——密密缝间“织就”鱼水深情

若在南日岛驻岛部队里打听“蔡大妈”故事,那么几乎每名战士都能讲上几段。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为驻岛部队洗衣缝被,到如今年迈仍会与新兵讲历史,现年83岁的蔡银治拥军爱国的事迹早已在南日驻岛部队中传为佳话。而她视军若亲的质朴感情和60多年如一日的拥军行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孙后代。

  6月12日,当记者来到蔡银治家中时,她正埋着头缝补衣服。穿针、引线、缝补、打结,虽然老人已年逾八十,但手法十分熟练。

  “我十七八岁就跟我妈到驻岛的部队里帮解放军缝补衣服啦,这些针线活干起来当然熟练。”蔡银治笑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驻岛战士的衣裤几乎没有请她帮忙缝补了,但自己闲暇时还是会缝缝补补一些自家的衣物。

  蔡银治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南日岛上一穷二白,蚊虫肆虐。解放军上岛后,为岛民打扫卫生、消除虫害,逢年过节时还会和岛民一起联欢。“我当时也有十七八岁了,懂得他们对我们好,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好。我就跟着妈妈去部队里,为他们缝衣织袜、照顾伤员。”蔡银治说,她要用双手能干的活回报驻岛战士对他们的好。于是,家中种了菜她就给部队送过去,家中剩了钱就为战士买肥皂;战士的衣袜破了她就给补。几十年来,老人共为边海防官兵缝补衣被6000多件,用掉的尼龙线足有上百斤。而战士们也经常到她家里帮忙干活,如此一来二往,她和驻岛战士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蔡银治说,60多年来,她家里和驻岛部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老兵走了、新兵来了,但是军民间的感情始终不变。

  几十年来,蔡银治先后获得了“全国新时期拥军女模范”、“全国拥军模范”等荣誉。如今上了年纪的蔡银治偶尔会过去和战士聊聊天,她笑称,“现在我儿子和战士们的联系比我勤得多啦!”她常叮嘱自己的孩子要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待人,为部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我的印象中,5岁我就跟着妈妈到部队中去。那时我就是去玩,并不知道其他,只知道妈妈和官兵们关系很好,妈妈也经常给我讲解放军的好,他们之间互帮互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蔡银治的儿子林金泉说道。

1995年,林金泉进入石南轮渡工作。白天上班,夜间他就带着胶片电影放映机,到各村放电影。每到周末,他则固定到驻岛部队去义务放电影,给部队官兵们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5年前,林金泉和亲戚开办了一家小型制衣厂。虽然创业艰辛,但他依然竭尽所能,再续拥军情。逢年过节,林金泉就会发动全厂工人,为驻岛官兵送去亲手缝制的衣服。碰到官兵的衣裤长短不合适,送到厂里来改,就算手上的订单再急,林金泉也会让工人先为官兵们改制衣裤。

  现在,林金泉已经退出制衣厂的经营,专心在轮渡上班,但平日依旧和驻岛官兵很亲近。驻岛官兵种菜需要肥料,林金泉就开着自家的农用拖拉机,去隔壁村的一家养猪场收猪粪,送到部队去。而他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有空时也常来帮忙。

  “我妈每天都会跟我说,要实实在在说话,实实在在做事。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或许是从小受她的影响,所以我也经常去部队里帮忙,现在我儿子正在上中学,周末放假有去部队慰问,他都会很开心地跟过去帮忙。”林金泉说,“我想,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吧。”

  廉政剪纸润心田

  荔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注重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2011年被该区纪委、监察局、教育局确定为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围绕“敬廉崇洁、诚实守信”等主题,积极探索出在各种活动的开展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廉洁教育,润物无声,让校园清风阵阵。尤其是该校的廉政剪纸是一大办学特色。

  该校经常通过开展“廉政剪纸作品展专题”、“进社区送廉洁春花”、“为贫困户张贴春花剪纸”、“雷锋故事剪纸”、“勤俭节约剪纸”等活动,让学生在剪纸学习、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廉洁、奉献、孝顺、文明、节俭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丰富了廉洁教育的内涵,同时也起到“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把廉洁带回家。(记者 朱金山 蔡昊 周凌瀚 郑已东)

·上一篇:人最大的教养,是包容父母的不完.. ·下一篇:蔡姓家训传千年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